人生的目的就是去生活——不是這種充滿著混亂和困惑的所謂的生活——而是活在截然不同的方式里,活得徹底,全心全意地生活,每天都以這種方式去生活,才是人生最真實的意義——不是以夸大自我的方式去生活。而是沒有任何恐懼,沒有任何掙扎,沒有任何悲慘或不幸地活在世上。
這一周,過的是真的快呀。居然有兩天連計劃都沒有列,就過去了。原因也很簡單,周三晚上做出選擇,周四退掉了一門課,然后就開始奮起直追,一直在趕進度。不過,一直到今天(周六)也依然沒有把周一的任務完成。
本周的目標在開始的時候,還是非常清晰的:學習兩門課程,加找動物視頻。非常的簡單明確。但是只是周一,就發現了問題。
首先是,兩門功課,內容很多。1034是不多,應該也不會太難吧,畢竟是一個特別小范圍的話題,但是因為1031的內容實在是太多了,從本周開始就有非常多的內容,是在正式開課之前,就需要知道的。
周一還一點感覺沒有,早上還讀的以前的課本。
周二看網站,發現內容比自己預期的多很多,特別是P1B,因為是從B開始學,A中的一些內容也是需要知道的,所以本周就要先把A涉及的內容看一下。然后一下子壓力山大。有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辦。視頻開始找,也比較花時間,因為不熟練,找齊并編輯好十個視頻,需要2個小時以上。然后就開始糾結。
周三的反應就是沒有動力,什么都不想干。以為是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學好,沒有信心,但是到晚上才發現,是因為如果選擇兩門課,就必須要特別聚焦,才有可能通過,至少在還沒有找到更好的方法之前,時間是我唯一的通過保證。而且閱讀的內容確實很多,而自己的閱讀速度也確實比較慢,再加上生詞,讓我意識到,如果要學習兩門,就要放棄其它所有的事情。但是,這并不是我想要的。我的目標是掙錢,是打造自己的掙錢方式,而不是又躲到一邊去學習。我應該做的,是以掙錢為主,如果想學習,就要自己找到方法,在不影響掙錢的前提下,去學。
周四上午取消一門課。然后就全力以赴地趕P1B的內容??戳艘话隬EEK-O的內容,到晚上發現不行,內容太多,這樣下去,下周的內容就沒有時間看。而下周二有教練的線上交流。需要改變方向。
周五把WEEK1的除了閱讀之外的內容都看完了。包括視頻,介紹。然后開始看要求的閱讀內容。按照要求和順序看。
周六繼續看,到晚上6點半,依然還有一半的內容沒有看完。
明天估計還要至少4個小時的時間。
現在的情緒,還是很消沉的。真的覺得好難啊。太多的生詞,太多的沒有接觸過的內容,還有點理解上的問題。
今天下午跟倩大做了一場對話,很簡單的那種??傮w感覺還是緊張,沒有辦法完全投入。而且因為對方提出想聊一下自己的感受,所以一直跟著對方,讓對方隨意地說。并沒有過多的干涉。只是在后面的關于討論放松的時候,才問了幾個問。
在重聽之后,覺得自己的問題還是有很多呀。
一直的老毛病,
語氣詞太多
太羅嗦,沒有節奏
沒有信心
沒有跟隨對方流動
反饋的時候,對方說了一點,覺得我回應的太慢。且不說回放了,哪怕只是回應,因為在記錄對方的關鍵詞,都要停一會兒,才能接下去。這也是以前一直有的問題,只是別人都沒有跟我直接提出來而已,但是自己在聽錄音時,也早就知道這個問題。
然后,就是好奇心。這是這次對話的重點。我的表現,就是一個旁觀者,沒有一點的好奇心,甚至從語氣上都沒有一點點的跡象。
這對我來說,還是挺有打擊的。
我覺得自己是真的很幸運的。遇到菲比,又遇到倩大。真的是給了我太多額外的指點。但是,感覺自己的提升速度好慢呀。而且也知道,問題就在于,練的太少。從有意識無能力,到有意識有能力,靠的就是大量練習。這也是為什么PCC申請,要求必須有500小時的對話時長。沒有這樣的時長,是不可能做到把形式化轉換為自身的本能反應的。
但是自己今天是沒有抓住機會,沒有別人,對方也有時間,其實我是完全應該放開地,去盡情的放開,去完全的投入和探索的。但是我沒有,我只是達成了目標就結束了。自己能清楚的感覺到對方的失望,但是卻沒有繼續深挖下去。這就是最真實的我,在不熟悉的,比我水平高的人面前,沒有辦法完全放開。也就是說,沒有自信,是我的本能狀態。但是這樣是不行的,這不是一個好教練的狀態。
再分析一下,我認為自己是有做一個好教練的大部分條件的:比如說,我的人生經歷,讓我可以接受大多數的情況;我的平和心態,讓自己總是很沉穩;我很細致,可以聽出對方的感受;我的潛意識非常強大,可以抓住那些說不出來的感覺。
我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好奇心。這個,可能是所有問題的核心所在。我是真的對對方的生活和感受不好奇。這真的是太可怕了。我完全不想進入對方的情緒里,我根本就不在乎對方的感受。所以,我才總能保持平和。
接下來的命題:如何做一個有好奇心的人?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似乎把兩個概念完全搞混了:八卦和好奇心。
什么是八卦呢?應該是喜歡打聽別人的隱私,沒有任何避諱的問東問西,然后再把這些打聽來的事情,跟其他人說。這是我特別不能接受的。所以,我從來不八卦,特別是對朋友,無論跟我多好,我都不會在這個朋友面前,去評論另一個朋友。甚至如果一個朋友問我另一個我們共同朋友的事情,我也會讓對方直接自己去問,而不會把自己知道的事情直接告訴對方。
所以,我會跟別人同事幾個月都不知道對方的基本情況。如果朋友有事情,不主動跟我說,我就不會去問,哪怕感覺到對方有事,但只要對方不說,我就裝著沒發現。
但是,這樣真的好嗎?因為我發現,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好象對別人失去了好奇心。會覺得別人的所有做法都是可以接受的,不會去想這些做法背后的意圖會是什么。
表現出來的,是自己越來越平和,越來越沒有熱情。因為認為別人的做法都是可以接受的,所以自己有事情的時候,就不知道如何去尋求幫助。只能自己胡思亂想,糾結迷茫。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問題。做為朋友,關心對方的表現形式之一,就是發現對方的情緒,去主動關心對方,幫助對方走出情緒的影響。這并不是八卦。
而如何能更好的幫助到對方呢?抱著好奇心,不帶評判地去了解對方,就是最好的方式。
下周目標:繼續跟P1B死磕。找到節奏,掙錢學習一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