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5%以上的宮外孕都與輸卵管炎癥有關
在生殖道感染的問題上,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明顯感染,也就是病人出現了不舒服的癥狀后找醫生判斷,確定是感染了,有炎癥了;另一種情況是病人從來沒有任何不舒服,也沒有任何手術過程,但是已經感染了,并且已經屬于嚴重的病變,這個在不孕癥中是非常常見的。
對于慢性輸卵管炎,西醫沒有特殊有效的治法。如果沒有臨床癥狀,又不考慮生育問題,也可以無須特殊治療。但是本病常常引起不孕,同時增加異位妊娠的發病率,對于有生育要求的,推薦積極治療。現有的主流治療方法主要有:
1、輸卵管通液治療:目前普遍存在,缺點在于雖然通液前會化驗白帶,進行消毒,但是無法保證完全消毒到無菌的,通水會把陰道或者宮頸的細菌等罪犯帶進子宮并往上影響到管子;另外,宮內的任何操作都可以引起子宮內膜的脫落,即使是很輕微的脫落,通水過程中也可能把極小的內膜組織從管子帶到肚子里面,這就是內異癥最常見的誘因了!
2、抗炎治療:目前普遍存在對支原體、脲原體的過度治療。
3、輸卵管插管治療:目前多數采用宮腔鏡下插管,或者X線下介入,可能存在的影響和上述通液一樣,好處就是可以疏通一些輕微的堵塞,但是對于肚子里的粘連積水之類就無法處理了。
4、腹腔鏡(或者同時配合宮腔鏡)手術:是目前最為常見也是相對有效的處理輸卵管問題引起的不孕癥的辦法。可以處理病變疏通管子,最重要的是手術中可以盡量地沖洗肚子,避免或者減少了醫源性感染的可能。
當然,每位醫生都會根據自己的專業提出建議,每種建議都不是完美的,你最好全部都了解后再去選擇,有時不要只考慮好處,更加需要考慮的是弊端在哪里。
如果上述各種情況都解決不了,那么還可以走另外一條道路:輔助生育技術(包括人工受精和體外受精即試管嬰兒)。
宮外孕的發生,95%以上都與管子炎癥有關,少部分與管子結構、精子質量不好導致的胚胎質量不好有關。
二、多囊卵巢綜合征
初潮的月經,除非出現血崩或血漏,其他的不規律可以等待,一般2~3年月經的調節機能就應該慢慢成熟,使得月經正常。很多人自認為自己媽媽月經也不正常,所以就認為屬于遺傳,不用處理,這個認識是不對的。
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的病理生理機制及治療手段的研究一直是婦科領域的難點和焦點。這個病的病因病理涉及遺傳、內分泌、免疫、代謝等多個方面,也是不孕癥中排卵障礙類型最為常見的病種。
PCOS在育齡婦女中發病率約5%~21%,多數從青春期開始就已經有苗頭出現了,臨床表現為近期月經紊亂、月經過少、月經后期、閉經,部分表現為淋漓不斷出血,無排卵或者偶然排卵,多毛、肥胖(有些屬于消瘦),不孕,合并雙側卵巢增大呈多囊改變等。遠期因長期的代謝障礙而會導致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發生率升高。
另外因為長期不排卵,如果不進行治療,容易引起子宮內膜的過度增生,增加患上子宮內膜癌或者乳腺癌的風險性。本病目前認為是終身疾病,也就是說是無法根治的。但無法根治不等于不去治,只是每個病人的治療方案是需要很個體化的。
因為這個病多數是從青春期開始的,所以,要預防就需要從青春前期開始。
醫學上對PCOS的診斷并不復雜,目前基本按照這樣的判斷標準:
1.稀發排卵或無排卵:多數表現為推后來潮甚至閉經。可以通過性激素監測、基礎體溫監測、B超監測等明確是否有排卵。如果長期不排卵,有些人子宮內膜會增生過度,從而導致無排卵型功血的發生,也因為有排卵障礙,所以絕大多數會導致不孕。
2.高雄激素的臨床表現和(或)高雄激素血癥:除了月經的改變,還出現了一些高雄激素的男性征象,如多毛(多數青春期前后出現,毛發增多增粗等)、皮膚變粗、暗瘡、喉結明顯、聲音低沉、肥胖等。抽血查性激素發現雄激素升高即可明確。臨床上也有不少PCOS病人,她們的雄激素的數值并不會超過正常值,只要是正常范圍內的高值也屬于高雄激素。
3.卵巢多囊樣改變:這個屬于形態學的診斷,B超下圖像多描述為卵巢可見多個卵泡,呈車輪狀排列,一般認為見到12個以上的就屬于多囊卵巢改變。
以上3項中只要符合2項即可診斷為PCOS。關于第3項,必須說明的一點是,很多人月經正常,有時B超也會提示有多囊樣改變,要知道,這只是卵巢的形態學的改變,就像人有高矮,不是說長得高就是不健康或長得矮就是不健康,還要結合其他情況才能做出判斷。
三、子宮內膜異位癥
正常女性的子宮內膜是生長在宮腔內,從月經干凈后開始,子宮內膜在雌激素的作用下慢慢變厚,就是這層厚厚的內膜構成了孕育生命的最初土壤,排卵后如果懷孕,受精卵就像種子一樣埋在這層土壤里,母體的血液滋養著它,慢慢生根發芽;如果沒有懷孕,受體內激素的變化,子宮內膜就會從宮腔內脫落,排出體外,就形成了我們平時說的月經。
如果這些內膜沒有乖乖聽話,或者因為一些人為的因素干擾了子宮內環境,比如最常見的人工流產、藥流、各種宮內操作如通水宮腔鏡等等,或者生殖道感染了,那么一小部分內膜就不好好待在宮腔,而是到處亂跑。會造成什么結果呢?就是大家所痛恨的子宮內膜異位癥。
四、試管嬰兒
試管嬰兒,并不是在試管里長大的嬰兒,而是把媽媽的卵子和爸爸的精子放在實驗室的試管里進行受精,試管里面有營養豐富的培養液,等它們結合形成胚胎后,再轉移到媽媽的子宮里。
試管作為輔助生育技術的最重要環節,有著嚴格的適應癥和篩選程序,并非個個都能合乎條件,從內異癥的角度看,基本可以按照這樣的步驟來考慮是否合適試管:
1.如果年輕(一般小于35歲),內異癥手術后可以等待一年,懷不上可以考慮試管。2.如果年齡大于35歲,這個時間可以縮短為半年。3.如果是患有腺肌癥的,已經達到不孕癥的范圍了,可以直接考慮試管。當然這只是建議而不是絕對。
走上了試管之路的夫妻,更應該相互鼓勵和支持理解。因為做試管嬰兒,幾乎難受的事情都是由女方承受的,各種檢查、吃激素、促排卵、取卵、移植、保胎等等,如果沒有家人的支持特別是自己老公的支持,很難很難走下去!
試管,也有試管的風險。因為試管的費用昂貴,以及為了配成更多的受精卵,大家希望能從媽媽的卵巢內取出盡可能多的卵子,這樣就有更多的機會。但是,這取卵的過程中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試管最大的并發癥就是“卵巢過度刺激癥”,是由于卵巢被藥物刺激產生過多卵子而導致的,這種并發癥可以發生在促排取卵期間,也可以發生在移植后,發生在移植后的一般會比較嚴重,但是成功的機會也跟著提高。
試管失敗后,同樣面臨著另外一個問題——卵巢功能下降,甚至對于年齡較大者會導致卵巢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