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可能看了一部假的許鞍華執導的電影。
值得一提的是,《明月幾時有》上映日期是2017年7月1日。同時,這天是香港回歸20周年。這樣一部反映中共領導港人抗日斗爭的電影可謂是香港愛國電影人對祖國和黨的絕佳獻禮。
《明月幾時有》里面有個很妙的提問,是日本軍官問霍建華(飾 李錦榮)為什么是明月[幾]時有,而不是明月[何]時有?當時霍建華的回答是中國詩詞能歌唱講究平仄聲。電影怎么可能會沒有更深一層的意義?“明月”不言而遇,指抗戰勝利,中國收回香港;“何“是不知什么時候,但”幾“是總有一天會勝利的。
影片結尾最后一幕也很妙。遠鏡頭香港燈火輝煌,車水馬龍,高樓拔地而起,東方的明珠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
說回電影,我是十分的失望,對許鞍華執導的電影一貫抱有高期待值,但這一次沒有感動我?!睹髟聨讜r有》取材于真實的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以傳奇女性“方姑”為代表的仁人志士在1940年代的香港展開生死救援,展現香港淪陷下的平凡人抗爭故事。
有一些輕松詼諧的場景,有一些感覺敏銳的場景,不過,故事卻傷不起,角色太多,分線太多,情節太零散,沒有明確主人公方姑(周迅 飾)的性格。故事真沒講好,看完后,我一度懷疑葉德嫻才是主角。
葉德嫻飾方蘭(周迅 飾)之母
葉德嫻骨灰級的演技,不多講,與劉德華合作的《桃姐》獲金像獎影后。全場最佳的葉德嫻憑《明月幾時有》直接能預約明年香港金像獎最佳女配。
今年,許鞍華導演70歲了,只要她還繼續拍電影,我就依舊去電影院觀看。她拍攝之下的主角都是小人物,都是普普通通如你我的人,她將一個個普普通通的人擺上在銀幕,我覺得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