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人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有這樣的一個困擾:我到底是選擇創業還是選擇打工?這就好比,我想我的人生過得安逸一些呢,還是冒險一點。
我有一個朋友,她在外省讀書,大學四年即將接近尾聲,實習生活也即將到來,隨之而來的還有父母那催促她準備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考試的電話。我經常聽她在群里抱怨說,她有個室友打算自己去做技術創業,有時候她們還經常討論到底哪一個更好,即使每次爭的臉漲紅,她心里沒能說服的依舊是自己。每當聽到企業家成功的經歷,天價從他們口中說出來就如同家常便飯一般,她那被父母澆滅的火焰又有了復燃的跡象。這不禁讓我想到王建林的那句:“先掙它個一個億”。的確,在這個布滿心靈雞湯的社會,不知喝多了雞湯的我們會不會不斷發脹……
尤記得這樣一篇作文題目:仰望星空和腳踏實地。我想,每一個創業者都是抱著成功的目的去的,而這成功,恰恰就是你所仰望的星空。學生時代的我們,并不會去考慮這其間太多的利弊,亦不會意識到這是我們大多數人會遇到的問題,只會去考慮哪方面容易自圓其說,而將這么復雜的問題在40分鐘內解決。
無意中看了營銷大神的杜子健談的創業,其中很多觀點我是很贊同的。
首先,剛出社會的大學生千萬不要輕易嘗試創業。因為剛出象牙塔的你們根本沒有社會經驗,更沒有屬于自己的資金。大部分的學生拿去創業的都是父母的錢。如果你家庭條件很好,父母有足夠的資金提供你去創業,失敗對你家的影響不大,那好,你可以去放手交學費買教訓。如果不是,作為年輕人的你,就應該資金去掙提供自己創業的第一桶金,而不是隨意花父母的血汗錢。就像杜子建說的:“老婆能繼續生活,孩子能繼續上學,父母還能安心養老,這是底線?!鄙鐣菤埧岬模瑒摌I更是有危險的,千萬不要相信第一次創業就能成功,成功它只是偶然事件,失敗才是必然的。我在評論下面看到過這樣的評論:“如果創業的成功率是95%,那我為什么不是那5%?!钡拇_,每個創業者都是抱著成功的心態去的,你可以是那5%的成功者,那那些在社會上摸滾打爬二十幾年,經驗,閱歷,各個方面都比你豐富的人為什么不可以是那5%的成功者,你有什么底氣說不是他們而是你呢?!
還有一個讓我影響深刻的是他說的“翻臉法則”。很多人,在選擇合作對象的時候往往會先考慮那些有情感關系的人,因為值得信賴。但其實這往往是一個隱藏的炸彈,因為有時候情和錢扯上關系后就很難理清,親戚都可能翻臉不認人,跟何況只是關系好的朋友。所以最好選擇靠譜但不會理不清情感的合作伙伴,這樣,在你日后的各個決策中還能理性判斷。如果非要選擇朋友,那一定一定要把翻臉法則定好,規矩定下來了,事情就好辦多了。
看了視頻,我總結的是:“支持創業,不支持輕易創業。”然而,大多數人表達出來的創業觀點我都是不支持的,因為那往往是不成熟的創業觀點。
最后,希望人人少喝點雞湯,在社會滾打還是需要清醒的頭腦的。雞湯,是給身處絕境的人喝的。你要自己生成、鞭策自己的上進心,而不是靠雞湯來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