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倒也簡單,早上九點上班,下午兩點至四點吃飯、休息片刻,晚上九點下班。而稍有趣的,便是下班后的時光。
跑步、仰臥起坐、俯臥撐、閱讀、冥想、音樂。
由于自己的運動不當,患上脛骨骨膜炎,停跑近兩個月……,而那兩個月想了好多,跑步是孤獨的,當行于路上,望著遠近各次的萬家燈火,這天上的月、風、雨、雪也是相得益彰,不知道前方還有多遠、還有多久會停下來,且行且看,岸潮雨。
? ? ? ? ? ? ? ? 行觀
長道陰天雨,不見時暮夕。
曾吟猶芷月,激引常浪新。
看書好慢,應該的原因是喜歡同時看幾本,而“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玫瑰就變成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飯渣子,紅的還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這《紅玫瑰與白玫瑰》中的真真是好寫照,不怪沈姨說花心腸,確實。我相信這樣看書也是有收獲的,小二上“貧窮”~。
首先,貧窮對人基因上的影響是板上釘釘的,且改變巨大:
幾對同卵雙胞胎從5歲開始,成為來自英國和加拿大的一組研究人員的研究對象。除了擁有相同的DNA,每一對雙胞胎此前都沒有過受欺辱的經歷。
……生活中別的孩子做了研究人員那些“科學不良工作”。
耐心地等待數年后,……研究人員發現以下事實:現在,在12歲的年紀,出現了這些孩子5歲時不出現的顯著的表現遺傳差異,且只出現在欺辱的經辱的那個孩子身上。這意味著,對未成年人而言,受欺辱的經歷不只是造成自我傷害傾向一種風險,就基因遺傳來說,它確實改變了基因機制,重塑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并很有可能還會傳遞給后代。
……受到欺辱的那人體內有種基因SERT(血清素轉運體),它是一種蛋白質的遺傳密碼,幫助神經遞質血清素進入神經元細胞,該基因轉錄區被大量甲基化。這一變化被認為降低了由SERT基因轉錄的蛋白質數量——意味著,甲基化作用越多,基因被“關閉”越多。
這些發現意義重大——因為這些表觀遺傳變化能夠存留,貫穿我們的一生。就算你不能記起被欺辱的細節,你的基因卻記得。《基因革命》(這里插一句,基因表達可遺傳三代)
一個針對兩歲兒童的研究發現,越是社會經濟地位高的家庭,基因對孩子的影響越大;越是社會經濟地位低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越大。這大概完全是因為貧困家庭的孩子得不到充分發展的環境,他們被環境給壓制了;而富裕家庭的孩子卻可以天高任鳥飛。當然,這個研究說的是兩歲的小孩,根據前面的結論,成人以后所有的孩子都有可能發揮自己的能力。《萬萬沒想到》
貧困會導致人的壓力增大。如果人持續處在高壓狀態,他的DNA的甲基化水平會受到影響。甲基化水平會影響基因表達,基因表達決定了一個人身上有哪些特性能發揮出來,哪些特性發揮不出來。也就是說,也許你的基因里有個繪畫天賦,可是你的基因表達不到位,結果你這個繪畫天賦就發揮不出來。——精英日課《貧窮病》
以下是貧窮對大腦、行為的影響:
在三歲以前,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要比中產家庭孩子少聽到3000萬個單詞,這就直接影響了孩子的大腦發育。——公眾號“一席”
科學家曾經在小貓剛出生的時候,把貓的眼瞼縫起來。然后大概過一個月的時間,再把眼瞼打開,發現小貓失明了。這是20世紀60年代完成的實驗,它說明了我們的大腦所有的基因都沒改變,但大腦的正常發育是需要輸入外界信息的。——吳軍
美國的《新聞周刊》。最近一項研究顯示,貧窮會傷害孩子們的大腦。
美國科學家跟蹤采訪在貧困和暴力中長大的孩子,結果發現,這些孩子往往更缺乏感情、不喜歡跟人互動,做核磁共振掃描之后,科研人員發現,孩子們大腦中負責感知判斷的部分,表現比較弱。
文章還提到,貧困家庭的孩子,大腦中的腦灰質減少的更快。大腦灰質的作用有多大?簡單來說,它幾乎存在于大腦的每一個角落,幫助我們處理信息。這東西一旦減少,就會導致孩子們的考試成績普遍下降。
至于原因,文章是這么解釋的。首先,大部分還在為溫飽掙扎的家庭,生活條件都比較惡劣,而這樣的環境會影響孩子們,使他們分泌壓力荷爾蒙,荷爾蒙釋放的過程中,身體會一直處于亢奮狀態,這意味著孩子們會一直感到“壓力山大”,長此以往,大腦干細胞的生長就會受到阻礙。——來自APP得到(2016.9.25)
持續的失敗或長期的屈服都會導致睪丸酮下降、可的松上升。這些變化又會帶來抑郁和羞恥,進而引發隨后的順從性行為:避免目光接觸,卑躬屈膝,社會回避。事實上,這些行為會強化個體對自身從屬地位的接受和適應。——《猿猴的把戲》
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家Bonanno卻提出,這些負面的經歷和事件本身,對于人們未來的生活境況沒有太大的預測力。“研究數據發現,曾經遭受了創傷性的事件這一點,無法用來預估人們未來的社會生活功能”,他說,“只有當人們對這些創傷性的事件有負面的回應時,它們才和未來負面的影響聯系在了一起。”也就是說,即便你曾經在惡劣的環境中生活過,或者曾經經歷過糟糕的事件,都不表示你的未來會受到它們的影響,一直糟糕下去。起到決定作用的,是你看待這些事件的角度,和回應的方式。——Knowyourself
怎么做呢?
1,讓孩子感到他很重要,別人關注他、關心他、依靠他;
2,給孩子陪伴;
3,跟孩子分享記憶,回顧家族歷史 —— 特別是艱難的歷史。——精英日課《怎樣培養抗打擊能力》
總結:抄、抄、抄
關于冥想的事兒,明天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