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就在很多推書榜上看到這本書的推薦,當時的第一反應是——這書可能不太靠譜吧。加上當時自己給自己下了狠心——禁止買書,脫離“只是囤廢紙的人”的身份,因此與這本書也就這么擦肩而過了。
我會再次遇到這本書,是在一次貓書的分享會上,他剛從外地參加了“拆書幫”培訓。印象中,他在那次會上就用這本書里的方法,以及跟著拆書家學習到的經驗,以自己的體驗為案例,做了一次實際的示范。我一聽完就轉變了對這本書的看法——果真是一本很實用的書呢!回家后,熱衷了幾天,就沒有然后了。
2017年最后一天參加了貓書組織的跨年會,看到分享者們的變化,我也在不停地追問自己,我一個執著于“自我成長”的人到底成長了些什么?實在是對自己對待學習的態度忍受不下去了,決定必須得非常認真的正視這本書。于是,我立刻聯系上南寧“拆書幫”分舵的負責人,經過一番了解,我更加堅定了要正視這本書的決心,回家開始啃書,也積極報名線下活動。經過幾天的“憋悶”,才有了這一篇文章。
感謝貓書的分享!感謝跨年會上的每一位分享嘉賓!感謝南寧“拆書幫”分舵的每一個成員!感謝所有的遇見!感謝這一切的發生!
——題記
前段時間,媽媽到南寧跟我生活了一小段時間,她看著我又忙工作又忙學習,而且還看到很多年輕人也都是如此,不禁感嘆:現在的年輕人真不容易,不僅要努力維持生計,還得參加各種學習來提升自己,難怪你會要那么多的書。我當時的反應是:時代迅猛發展,我們不想被時代淘汰,不得不提升啊。
這段時間,腦袋里不斷浮現出一些疑問——持續提升自己的人為什么能夠得到這個時代的接納?我一直都在參與各種學習方式,希望能夠提升自我,我的目的是什么?我又究竟在哪方面需要著力去提升呢?參與了這么多的學習,我目前在哪方面已經獲得了進步?在我身上有哪些具體的體現呢?
思考了好幾天之后,我發現自己陷入了極度憂傷的境地,我感到非常茫然,甚至開始懷疑人生。我的確是經常在買書,經過幾次搬家,很多書都還未拆封,就不得不處理掉了。2017年下半年開始,我停止購買書籍,看著房間里靜靜待在書桌上和紙箱里,內心經常是滿滿的內疚感,對不起這些書,也對不起自己。當然,生活依然在繼續。
在看完《這樣讀書就夠了》的第三章之后,我嘗試著去思考自己處在哪一類學習者,仿佛找到了一些上述疑問的答案,當然這只是我目前能力范圍內的思考,無關正確與否,只關乎目前我對自己的認識。
一、我是哪一類學習者
書中的第三章主要講了學習者的三種境界,作者將學習者根據學習技能的程度分為三個進階:初級學習者、高級學習者和學習促進者。在介紹這三種類型之前有一個自我測試,我做完測試之后,更加確切地知道自己所處的級別——初級學習者。
第一次接觸到“提升自我”這一觀念是在初入社會工作的時候,對當時的面試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我們會提供較多的提升自我的機會,新入職的成員將會得到很大的成長空間。我一聽到這個信息,內心也就為自己入職該公司做了肯定的決策。我買的第一套成長系列書籍是張德芬的,每一本都看了兩三遍,那時候對自己還是有比較大的幫助的,也從此開啟不斷買書的過程。
漸漸地,各類書籍各類培訓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給很多人提供了很好的技能速成指導。但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很多書籍都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看,偶爾拿起書時,發現自己已經很難完整的看完一本書了。自以為看懂了的,沒記住,用不出來。看不懂的,那就更加沒信心持續看下去了。線上線下的學習課程培訓又花了不少錢、時間和精力,仍然有一種“怎么都過不好這一生”的狀態。滿腦子的知識和概念,難以靜下來去反思,更不懂得如何追問真正的問題究竟是什么,生活也沒有得到任何的改善。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知識和概念不斷增加,有再多的腦儲存容量都不夠儲存。比如我們平常使用的硬盤,如果儲存量過大,基本就會出現運行緩慢的現象,甚至停止運轉。
作者在書籍說到:“職場人遇到的問題,通常不在于硬盤里的文件不夠多,而在于中央處理器的處理能力不夠強。”這也就是說我們讀書學習不是為了累積知識和概念,更重要的是能夠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即鍛煉自己能夠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的能力,進而促使自身其他能力也能不斷得到提升。如果自己的思路始終不升級,再怎么努力,也都只是一個初級學習者,更有可能成為“知識消化不良癥”患者。
可以說我這些年走得很辛苦,當然更多的是幸運,很多人很多事都在幫助我成長,都在教我如何去獲得提升。我為什么會覺得自己沒有進步,我想一方面是自己內心的浮躁,阻礙了自己去看清這一路走來的過程和變化。另一方面是自己總在追求新鮮的事物,沒有著力點。還有就是這種狀態更加削弱了我的學習能力,
一、我如何才能升級?
其實,這本書我目前也就只看到這里,覺得自己有必要停下來認真地思考自己的現狀,找到問題根源,追問自己想要達到什么樣的狀態。我不希望自己永遠停留在初級學習者的狀態,生活得不到任何改善。
經過閱讀作者對于這三種級別的學習者所進行的描述和分析,我認為能夠升級的前提是突破自己原有的認知習慣,建立更高級的認知習慣,鍛煉自己成為高級學習者和學習促進者。比如像我這種初級學習者,對于學習的理解大都停留在知識記憶的層面,圈劃“金詞金句”,歸納大意,總結中心思想,死記硬背。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知識改變命運”,不是空有知識,而要有能夠把有價值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通過自己的能力來改變命運。
作者在文中闡述了“管理哲學之父”——查爾斯·漢迪的故事,漢迪是牛津大學哲學系畢業生,畢業之后,他去一個石油公司應聘,專業明顯不對口。面試官跟他進行了一番交談之后,以“漢迪的頭腦受過良好訓練”為由錄用了他。這個理由就是高級學習者都具有的特征:會獨立思考,會將推理運用到個人的生活中。漢迪在工作中會不停地問為什么,不停地探索潛在的假設。
漢迪認為“知識必須聯系實踐”,他設計的課程特別強調學習者學習知識之后去聯系和反省自己的經驗,這正是高級學習者的思維模式。高級學習者會對閱讀信息進行追問,思考它們與自己有什么關系,進而搜索和對照自己的過往經驗,并且追問現象背后的本質,還思考如何以此來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
因此,我能成為高級學習者的唯一方式就是將自己現有的思維體系升級為高級學習者的思維模式——將推理運用于個人生活。
具體該怎么做呢?
①、繼續學習《這樣讀書就夠了》這本書,自學+參加南寧“拆書幫”老友分舵的線下學習,先理解這種思維方式,結合實際運用去理解和深化;
②、至于其它個人計劃,這里就暫時不透露了。
自己能夠坐在電腦前敲出這么多字,對一個好長時間不謝東西的人來說,這代表著一種態度,一種認真對待的態度。學了那么多,還是目前的狀態,我對自己是極度不滿意的,但是也因為此,我更進一步理清了自己的不足,不用再像“無頭蒼蠅”一樣,看到什么好書都想買,遇到什么課程培訓都行報名,這才會有了一個清晰的成長方向。我相信“認清自己+正確的心態+有效的方法”就可以讓自己的生活得到質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