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樓前是六七戶人家拉著豬,縣生豬收購站的人收了三頭也停了,人圍著收購員理論,收購員只好再收。順娃的豬排在最后,豬在過稱前卻屙起了糞,氣的順娃一邊踢豬的屁股,一邊罵:“你就憋不住一分鐘?你屙的是我的錢呀,爺!”收購員說:“豬比你覺悟高!分量少了幾分還算給你收了,那些賣菜的排了兩天隊了誰收呀?收菜的公司倒閉啦!”話被傳到菜了農貿市場,人們起了吼聲,說:“不來收購菜啦?誰說的,誰說的公司倒閉啦?!”但上善依舊在收攤位費,好多人就又和上善對上了,高一聲低一聲話越說越難聽。
番外
書讀到385頁了,加上后記,還有134頁讀完,這本書大概會寫一百篇左右的筆記。
前天默默懺悔了自己的粗心大意,昨天又看《奇葩說》而到很晚才睡覺,今天總算恢復正常作息了。
強烈推薦大家看《奇葩說》,超搞笑,很多觀點也很值得我們思考。
《曉松奇談》也強烈推薦給大家看,高曉松口述歷史吧,很多歷史的真相,真心值得一看!
最近追的一部電視劇是《山海經之赤影傳說》,最有感觸的是兩個人,一個是孫巨,一個是百里寒。
孫巨是成長于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好”的家庭,一心想要證明給父親看“自己比別人家的孩子好”,最終在憤怒之余將父親殺害。
百里寒則是因為小時候因為自己的弱小而被人殺害,長大后一心想要征服所有強大的事情,以證明自己的強大,做事不擇手段。
相反,女主蘇茉雖然小時候被人遺棄,為養父母撫養,并被村里人視為“不吉之人”,但養父母非常關心愛護她,劇中的她善良、勇敢、勇于擔當,并寬以待人感化了很多人。
可見一個人小時候的成長環境對他未來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問題孩子常常有一個問題家庭,而有愛的孩子常常有一個有愛的家庭,環境對我們的成長太重要了。
怪不得孟母要三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