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216 中午
文:本慈
正文:
書中所屬章節:第十七章:投資新政(2012)
片段一:投資渠道放開
2012年,監管放開了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保監會推出了13項保險投資新政征求意見,俗稱“13條”,打開了保險通往政權/基金/銀行/信托等行業的業務渠道。
按照以往的投資回報在5%左右,放開后估計會到8%以上;保險的投資在近幾年都是非常的低,著一個新政無疑hi給保險行業的投資帶來了新的春天
片段二:人保集團,老子上市
人保集團在12年準備上市,但是上市之路是坎坷的,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順利,而且人保的上市也影響著國家唉的形象,當時的總經理吳焰基本上是睡不著覺的;
對于人保集團的上市有兩個爭議點:
- 兩年多來保險市場非常的低迷;
- 人保的發展模式并不能被市場認可;
但是當時的人保上市主打的是“保險金融集團”的概念,而且投資人的實力也是非常的雄厚;
最終以3.48港元為最終定價,吳焰回憶說“這個定價是精巧的,多一點投資人是承受不了,少了利益空間太小上市會收到挫折”。
片段三:匯豐退出風波
在12月5日,匯豐在2002年持股平安15.57的股份,轉手給了泰國正大集團。
在合作的10年中,匯豐是老師,平安是學生,在老師的身上學習到了非常多的國際經驗,是睿智與力量的擁抱;
正大集團對平安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雖然在股權轉換過程中有些許的阻礙。
片段四:王濱再造三年太平
2012年交通銀行遠副行長王濱空降太平;
來到太平后就少了第一把“旺火”,利用在銀行的優勢,在總對總的協議上戰略合作,使得太平在接下來的幾年的發展極為的快速,保費利潤增長非???;王濱表示:“在未來三年內,利潤與保費要翻番”;太平還提出了“一個客戶,一個太平”的經營理念;
在太平上升到副部級央企后,人士有了很大的變動,王濱離開太平后由林帆接手,提出了“一個客戶,一個帳戶,一站式或無站式的綜合金融服務”。
片段五:巴菲特和復星“保險夢”
2012年復星集團和保德信保險盒子成立了復星保德信人壽,在多家合資公司存在“合資病”困局的時候,復星的做法有點逆襲的味道;要在中國用5-10年的時間復制巴菲特“產業+保險+投資”的業務模式。
一般理解的巴菲特模式是:利用保險的不斷資金流來供給集團下面的業務,為其輸送源源不斷的資本;
復星集團的戰略要更勝一籌“壽險+財險+再保險”,在這之前,永安財險已經收入囊中,還差再保險,這個就沒有那么簡單了。
面對“合資病”,復星保德信人壽采取的措施是,雙方任命一個人時小組,從總經理往下都從市場上獵聘過來,不由雙方任何一方指定。
他們采取了一個完全公開化的模式,不知未來之路如何。
注:本文中部分文字/數據摘錄自《迷失的盛宴》原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