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理論內容均來自易仁永澄老師的目標管理課程“向組織揩油”。課程具體介紹詳見:http://nianmubiao.com/
兩天的燒腦的向組織揩油課程,帶來了太多的收獲和感觸。課程筆記就花了好久才整理完成。具體可以參見:
這篇文章中主要記錄下課程收獲,參考圣誕樹模型的結構來梳理下:
一、收獲
(1)以榜樣的力量、以終為始的方式來明確我們的身份。然后通過九宮格+夢想時光軸,讓自己看到未來的每一個時刻擁有成就的樣子。最后再落實到眼前,制定出年度目標。年目標層級主要考慮聚焦問題。
(2)大方向的選擇上一定要用富人思維:be to have。
(3)抓手思維:全年的目標一定要有抓手,也就是說目標實現了,你就會感到很滿意。
(4)年度目標:是通過感受判斷,基本清晰(范圍目標),不適合用SMART法則。
(5)制定目標時需要先澄清你的方向,澄清方向的前提是要明確你的身份;方向澄清后再問自己在這個方向上你想要的是什么;接下來就是要去澄清你的期待。只有期待澄清之后,你才能真正知道你該往哪里走。
找準期待時:分配、定位、價值導向這些都是發展戰略。
澄清期待時:通過澄清六問的話術可以澄清期待,然后要知其所以然的話,就要明白他背后的原理:PORT模型。目的、成果、任務、標準的明確,就很容易找到明確的目標了。
(6)時薪越低,越容易浪費,時薪越高越要考慮時間和精力的分配。為什么會拖延 ---因為你的時薪太低了。可以用時間精力分配餅圖來看下自己的時薪。
(6)用杠桿倍速成長,杠桿:加速問題的解決。
人之所以成長的慢,是因為你沒有使用杠桿,未來人最大的差距在認知上,認知邊界太少的人,一定會被淘汰掉。交換你獲得的價值,成為節點。
(7)什么才是一個好的期待呢?自己想要的+對社會的價值共同組成自己的期待,同時這個期待還務必要讓自己滿意(至少8分)。
(8)老師的價值在于:他知道更多規律,可以讓你少走彎路。可以激發你去思考。
(9)留白工具、沉浸工具、20小時突擊戰的組合使用
留白工具背后的理念: 問題解決方法論中的 一次只解決一個問題的理念。學習過程中,一定要記得使用留白工具。如果整天想著問題就解決不了問題。總是問問問的話,就會陷入糾結一個問題之中,失去了整體的感受。
沉浸工具:讓你專注當下。
20小時突擊戰:集中解決留白問題。也可以用于技能的學習等。
(10)澄清作為一門技術是可以被編程的。澄清六問的話術需要好好練習掌握。
(11)五環花工具是促使自己主動思考的工具,是過程工具。當你有一個期待時,你要判斷你的五環花之前是否相互補充,相互制約。做目標時,用五環花工具幫助你,讓你自己擁有平衡。扎實的能力往前推進。
分解過程中有留白,再針對留白再細分一個新的五環花,重新分解,大花開小花。
五環花工具的核心是一個提問工具,一定要反復的用,反復向自己提問,記錄下五個詞的對應關系。方法:慢慢去實踐,通過20-30張的實踐,去體會、感受他們的相生相克。
(12)兩個必須掌握的模型:PORT和GROW。
二、感觸
1、概念:學習任何東西,弄清楚概念都是最重要的。
在目標分解過程總忽略目標的概念會掉很多的坑。想想學習其他知識時,如果沒有正確的概念,那等同于瞎人摸象,只會看到自己認知邊界內的那一小部分。
2、靈活和彈性
課程過程中處處體現了靈活和彈性,需要及時調整的,不是一成不變的。
比如:期待不是三個,五環花填不滿5個,那怎么辦呢?對策就是:歸納或者拆分到三個就好了。
反思下,針對具體個數我們為什么會有那么的疑問呢?是因為我們沒有理解工具背后的本質---找到自己真正的期待是什么,才導致糾結于工具本身。
3、定位
在確定目標時需要先明確身份,不同的身份目標是不同的;同樣的身份處在職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關注的內容也是不一樣的。策略也是不一樣的。結合心智定位,只有明確了定位,才能去選擇好自己當下的策略是什么,提升,關注的點應該是什么。
再比如:體驗學習的過程,不要太深入細節。有問題記下來就好,后面再專門解決。重在體驗整個流程和套路。
想想看,老師用九年經驗開發的課程,我們想在課堂上就完全達到掌握的層級,也確實不現實,有問題也是正常的。所以我們上課時心態上也要定位清楚:體驗整個流程和套路。
4、向自己提問
所有表格的填寫,澄清六問、五環花這些的核心都是向自己提問。
向自己提問:是教練技術中最厲害的一種。教練技術是一個引導,促進思考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最難的部分就是逼問自己,逼自己思考。想想看如果提問的問題我們都能回答的話,說明我們的目標是明確具體的,目標達成就沒有多大問題了。
三、改變
1、做事情前一定要問目的是什么,目的前置,倒推目標、成果和任務。
原來做事情經常是埋頭列下清單就開始做了,對目的思考不多。導致很多時候只是有苦勞而已,沒有多少功勞。
關于這一點需要好好理解PORT模型的核心,然后去實踐練習。
2、用老師的方法,向自己提問
原來做事情時也會想這么做,列計劃,但是并沒有做到像澄清六問、五環花哪樣的深刻、全面。
課程中老師給出了很多的表格、工具可以幫忙我們考慮事情時做到深入、全面,最終可以得到一個平衡的結果。需要有意識的去訓練這個向自己提問,主動思考的能力。結合這幾天老大公眾號的文章,就是的考慮戰略問題,做事情要有思路,需要自己去思考。
3、留白、沉浸、20小時突擊戰
原來做事情時,特別容易陷入細節,而看不到全局。經常是超鏈接的狀態,太發散。并且對不理解的問題,記錄之后沒有在固定的時間內解決,最終導致拖延的不了了之。
老師提供的這三個工具背后包含了問題解決方法論中的 一次只解決一個問題的理念。組合起來的話可以解決上面自己遇到的問題。并且這個方法論也適用于其他場景。
四、下一步行動
1、學習PORT、GROW模型,達到應用層級
2、對澄清六問和五環花工具的刻意訓練
3、成為價值交換的節點
4、全年的50次20小時突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