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看到這么個知乎風的問題你或許會問,倒啤酒有什么好優雅的?你們是不是丫閑的蛋疼?嗯或者你壓根沒啥想法只是手抖點開這個鏈接,不管怎樣,來的都是客,坐坐坐慢慢聽我嘮。
那句話怎么說來著,沒喝過啤酒你也肯定見過啤酒泡,對沒錯就是那坨軟綿綿、黏糊糊的乳白色液體哦不對嚴格來說是二氧化碳氣泡,這點跟我們所熟知的可樂有點類似,都是在生產過程中充入大量的二氧化碳形成過飽和溶液,這樣在飲用的時候才會揮發進而帶走身體熱量產生涼爽的感覺并且打嗝。
但你可能也注意到,沒注意到的也請聽我說別打岔,啤酒氣泡存在的時間遠遠超過可樂,這是因為,啤酒花、麥芽汁和酵母菌等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一種特殊蛋白質,可以起到表面活性劑的作用,使得氣泡更加穩定。再舉一個常見的例子就是肥皂,嗯別摸了我說的是肥皂水,小時候大家可能都玩過用肥皂水吹泡泡的游戲,bluebluebule,而你用清水卻只能噴出來彩虹。再專業點講就是親水基和憎水基,具體的在此我就不展開了畢竟我也沒看懂。
所以呢!既然你知道了啤酒中的泡沫源自二氧化碳,那你一定也記起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會跟壓強有關,也就是說當啤酒劇烈運動比如搖晃或者快速倒入杯子或者接觸到粗糙不平的器皿表面比如你的嘴時,就會迅速產生大量氣泡噴你或者你對面的人一臉,那場面真是想想就讓人覺得羞羞丫。
那么,為了避免這種場景出現,我們在倒啤酒時就要將杯子盡可能傾斜,讓啤酒緩慢地延杯壁流向杯底,再慢慢將杯子傾角調正到豎直的位置。還有一種方法是將啤酒從高處注入大杯,等泡沫逐漸消失剩下一半時,再倒,最后啤酒占到杯子4/5時,緊貼杯子注入啤酒,成功的狀態下泡沫會堆成富士山的形狀高出杯子邊緣。這兩種方法都是利用了二氧化碳溶解度的原理。另外有一種土方法是用筷子沾點菜湯在泡沫上點兩下,利用的是剛才提到的憎水基或者叫做親油基,因此我說這個方法土并不是因為沒有科學依據而是它真的很土,比土更土,不符合優雅紳士的品味取向。不過話說回來,你一個紳士跟我們喝啤酒的這兒干啥,我們丫就喜歡泡沫四溢、啤酒亂噴的感覺怎么啦,你要我正襟危坐優雅高貴我還不樂意呢,那句歌怎么唱的來著,愛本是泡沫,如果能夠看破,有什么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