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直人,1962年生,日本漫畫家。高校時代畫過同人志。一邊打工一遍學習畫漫畫。
據我調查了解詢問后,我發現有不少山川直人的粉絲,都是在古書店里偶然邂逅了他的作品(多數情況下是咖啡再一杯),然后成為了他的粉絲。其實我個人也算差不多吧。在簽本市場看到了一個畫風清奇的家伙,然后搜了點資源來看,然后立馬就折服了。(是的,靠著在簽本市場混跡摸索,我關注了不少很有趣的漫畫家,插畫家。除了山川直人還有比如西島大介,小林系,上條淳士,田邊剛,小池桂一等等等等)
山川直人的風格像是吟游詩人,一直吉他,一首小曲,一個故事,一首詩歌,悠揚婉轉,余音繞梁。而故事本身,像是咖啡。
咖啡,
一開始或許你有些難以接受咖啡那苦澀的味道。但是一旦你習慣了,你便離不開它。漫畫中的咖啡,并不僅僅是普通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承載著更多的人生經歷:那些與你共飲咖啡之人,以及他們的故事。
山川直人講得小故事就是喝咖啡聊天時候講得故事。暖心,又或是有些淡淡的憂愁,甚至能勾起一絲懷念的心緒。
我有故事,你有咖啡嗎?
然后我正好去年在外網上看了山川直人的夜之太鼓,把里面一個故事分享給你們。
來吧,聽一支小夜曲!
夜之太鼓中的第一個故事(心靈的修行)里,女主角櫻子過著平凡的高中生活。她希望能夠給別人帶來快樂,卻對自己的普通而感到無奈。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電視看看到了意念師的表演,這讓她萌生了也成為一名意念師的想法。她認為只要成為意念師,就可以帶給他人幸福。然而,她查遍各種資料,都未能找到成為意念師的辦法。
失落的櫻子在街頭漫無目的的走著,一位溫柔的阿姨叫住了她,并為她裹上了自己的圍巾。在阿姨的邀請下,兩人走進了一家咖啡屋共進咖啡。(山川直人的漫畫總是以咖啡屋的邂逅作為故事中重要的轉折點)。交談中阿姨得知了櫻子愿望,就將櫻子帶到了一間古宅中。古宅中有一位垂危的老人,只能發出些許無法聽懂的聲音。
阿姨嫻熟的喂老人喝水并整理了床鋪。阿姨和櫻子說,老人年輕的時候是一位很有名氣的意念大師,在功成名就后,隱居在這個小鎮中,由自己負責照顧起居。
櫻子非常激動,懇請大師收自己為徒。阿姨與老人交談后,告訴櫻子老人同意了,但是修行是很艱苦的。櫻子表示沒有關系。阿姨向櫻子展示了家務的做法,比如如何喂老人喝水吃飯,如何清理床具等等。并且帶著櫻子來到了二樓的書柜,讓櫻子讀書給老人聽。在櫻子漸漸懂得老人的需求后,阿姨遍把老人托付給櫻子離去。櫻子便開始以意念修行為目的照顧老人的生活。日復一日,櫻子漸漸的熟悉了各種家務活。一直到老人死去。櫻子喊來了警察,充分的調查后,櫻子得知了這位老人其實根本就不是什么意念大師,只是和她一樣普普通通的一名老人。這件事情就這么結束了,櫻子繼續過著她普普通通的生活。多年后的一次聚會,幸福來得似乎也很普通:櫻子曾經想幫助的同學突然告白,兩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櫻子成為了平凡的家庭主婦,生下了兩個孩子。直到有一天,一個年輕人找到了她,說自己查閱了許多資料才發現了線索,以及自己也想成為意念師。櫻子溫柔的笑了,把自己的圍巾給男子裹上。
“修行可是很艱苦的哦” “沒有關系” “那,跟我來吧”。故事戛然而止。
女主角的內心善良,想幫助別人的心情便是咖啡中的一勺白糖,而為她裹上圍巾的阿姨便是咖啡的一抹暖意。心靈的修行其實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通過獲得超能力去幫助他人,而是幫助他人本身,這是一個漫長甚至艱苦的過程,但是帶來的收獲和成長,也是意義非凡的。心靈修行最感染我的其實就是hospice的體現,也就是善終服務。老人在人生的最后旅程,能夠得到親人般的呵護,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這里體現出來的義工精神,是我非常欣賞崇尚的品質。(我自己也在hospice做義工,所以我非常能理解,也是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的主要原因)
或許山川直人也是這樣一個善良的人吧。
山川直人筆下的世界非常有魅力。其中一些人物設定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沒錯,光是人設都有柔和溫暖的感覺)
而且他的線條其實很繁密,布景也非常有特色,甚至有些靈動。
本書15年9月在KADOKAWA發行的漫畫,是咖啡再一杯系列的世界觀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