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你就會原諒現在的我
我所有的自負都來自我的自卑,
所有的英雄氣概都來自于我內心的軟弱,
所有的振振有詞都因為心中滿是懷疑。
我假裝無情,其實是痛恨自己的深情。
——馬良《坦白書》
我初初見你,人群中獨自美麗
分手,第二十三天。
是她提出的分手,或許是再也忍受不了我的“高冷”吧。我其實很在乎她,她熱情開朗,是一個特別溫柔的女孩??墒窃谒壑校一蛟S一直是個冷漠自私的人。
還記得第一次見面,我就被她的大方與自信所吸引。她是那種很會照顧別人情緒的女孩,特別喜歡說話。即使我表現得很默然,她也會找到各種話題讓我開口。
在學校,除了必要的社交,我并沒有很多朋友。相比繁瑣的人際交往,我更喜歡待在實驗室。
半年后,我們戀愛了。
早知道傷心都是難免的,你又何苦一往情深
在這段感情里,她一直是付出更多的那個人。
我知道她渴望我的關心,可是那些話我真的怎么也說不出口。與我而言,我更愿意為她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也許是我情商低(雖然我并不愿意承認),我會對她說些很直接的話,提一些我自認為對她有益的建議。很多時候,我其實看出她不高興了,但我卻沒有停下來,因為我覺得人不應當活在謊言中,她應該學會成長。
而我不擅長安慰人。
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沒有什么會永垂不朽
她一定覺得我是個冷血的人。
我的理智讓我沒有去挽回這段感情,即便我內心也很痛苦。很感謝她對我的理解與包容,可是或許我們并不合適。不是所有的感情都值得磨合,尤其是跟我這種我行我素慣了的人。她是個好女孩,值得更好的人。她想要的,我給不了。
與其彼此傷害,或許分開是最好的選擇。
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愿意談談你小時候的事嗎,跟媽媽的關系,或者任何讓你印象深刻的事?”
聽到對面心理老師的話,我陷入回憶之中。是的,我并沒有看上去的那么無堅不摧。最近壓力很大,實驗做了幾次都沒有成功,還有2篇SCI要發,我想趕緊走出來。心理咨詢對我到底有沒有用,我不清楚,但是一個人待著的時候我太壓抑了。
從小我就是個很獨立的人,童年中印象最深的是孤獨和害怕被拋棄。父母工作很忙,幾乎沒空照顧我。好在我學習成績還算優異,即使性格孤僻,父母也沒有擔心太多。但是我知道我內心是渴望得到他們關心的,像其他小朋友一樣,我想與父母親近。
然而,更多的時候,我都是一個人。朋友不是沒有,但是總覺得無法找到那種真正交心的。內心會區分該與別人保持什么樣的距離,是摯友,好朋友,普通朋友還是陌生人。大多數時候,我與人接觸的時候都很克制很謹慎。
“很克制很謹慎?能再說說嗎?”
我有點像是一個旁觀者,會去觀察周圍的人。小時候我就能很敏銳地察覺成人之間的猜疑、偽善、虛榮和背叛。即便現在我能理解那是人性,但還是會去本能的懷疑一切,不信任他人。而且也本能地認為得不到他人的感情和信任。說白了就是那句,覺得什么都會變,覺得什么都不可靠,除了永恒的時間和利益,除了及時行樂和待在自己的世界。
50分鐘的咨詢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這是我第一次咨詢,大部分時間都是我在說話,對面的老師偶爾會問我一些問題。我們約好下周繼續咨詢。
我不是沒有感情,相反,我其實很敏感。因為敏感,容易動情,也容易傷心。我害怕失去對方,也害怕失去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