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總結本周感受之前,先談點題外話,今天是刻意練習訓練營活動第三周最后一天,不管這三周的過程中,每一個人過的有多艱難還是多順暢,時間總是在不快不慢的一天天過去,你感覺某時間段過得的快與慢,只可能是因為你在特定時間段所做的事情(尤其是要花大段時間做的重要事情)的反饋是正面或負面所決定的,反饋正面則感覺時間過得快一些,反之也成立,我很信奉的原則就是下面這張圖片,哈哈,你懂得:
我想我盡量能做到的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天多做些重要的事情,除此之外,對于重要和長期的事情,在做的過程中,盡量利用自己的認知系統,努力做到不受環境、情緒和感受的影響,該干嘛就干嘛,無需考慮,只管“日拱一兵,刻意練習”即可。下面談談我本周的感受:
1、背誦和朗讀時最大的區別是什么?背誦是一個主動刻意記憶(信息的加工處理,比如利用前后邏輯關系和內容要素串聯進行內化的過程)和自我輸出(把自己對內容內化的結果表達出來)的過程,背誦這個過程通過刻意重復練習、內容梳理與理解、給背誦這個行為賦予重大意義等方式進行實現,整體來說,背誦的過程因涉及自身內化輸出而有一定難度系數;而朗讀是一個被動、機械和信息表達的過程,只要你認真和重點把握部分朗讀的要點就可以做到較好的水平。背誦和朗讀這兩個過程的共同點就是,只要認真重復一定的遍數之后,都可以做到相對較好的水平,只是要達到同一水平,因為每個人的特質不同,所需要的時間長短不同而已。
2、背誦給你帶來的最大收獲是什么?最大的收獲之一就是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內容,經過背誦記在腦子里,再經過一定的時間“沉淀”后,原本不理解的內容會在某一瞬間就可以完全理解(絕對是意外驚喜);收獲之二是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信心的不斷提高和增強,因為對于背誦的內容,會在任何時候(尤其是緊急情況下)脫口而出,讓別人對自己刮目相看,另外,對于自己而言,背誦使自己對于復雜和有難度的任務會更有信心和實施策略感,這點對于需要即時反饋的人們很重要。
3、你能感覺到自己腦子和嘴巴的變化嗎?有什么樣的體會?背誦使我自己的腦子對于內容有更清晰的理解和梳理,背誦讓我發現了很多不曾發現的語法錯誤和內容連貫性的問題,一邊背誦一邊修改背誦的內容,使要背誦的內容不斷精煉,又使個人的理解能力和條理更加清晰,雙贏的事情,必須做,長期做;背誦使我的嘴巴對于文字(或單詞)的感覺越來越好,我的嘴巴經過背誦的訓練后,嘴巴對于原來很多難讀、不連貫和不順暢的單詞和句子通過背誦遍數的不斷增加而逐步一一消失,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另外背誦使我說話時脫口而出的頻率和次數越來越多,這會反過來激勵我背誦更多重要且有價值的信息和內容,不斷提高和精進自身認知水平。
4、上一次大段背誦是什么時候?那時候有什么進步?上一次背誦應該是在大學時代,主要是為了應付考試和臨時應付某項具體的活動而已,那個時候的背誦只是基于壓力而進行的機械背誦,那時候的背誦能記起來的進步就是機械重復多遍之后,內容就在腦子里記下來了,記下來之后就能脫口而出且多一份自信,除此之外,理解背誦內容的深度在不斷提高,正式驗證了“讀書(背誦)百遍,其義自現”的道理。其實,說實話,我不太刻意背誦任何內容,我只是盡量做到多遍重復朗讀和多多使用要背誦的內容,到了一定的量(遍數)之后,自然就可以達到背誦的水平,量變到質變就是這么一個過程,最具體的例子就是,英語單詞不要刻意背誦其釋義,只要多用就可以很自然的記住其釋義,這是我個人的理解,僅供參考。
最后,整體評價一下自己本周的訓練活動,每天基本上能完成每日打卡任務,然而完成打卡的時間和質量安排有待進一步改善,其中有兩天打卡上傳語音的時候都快睡著了,不是體力的問題,而是其他工作或者事情已經消耗了我的主要精力而已,后續的解決方案就是:把刻意練習活動的重要級別升級,在精力充沛的時候,早早完成,也會非常有成就感,萬維剛老師在本周《精英日課》的專欄里就專門談到有關上午和下午時間段適宜做的諸多事項的科學研究,我想,世間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科學研究肯定會有一定的普適性,我最好還是遵循部分研究結果來安排做重要事情的時間和策略較為合適,也許會事半功倍吧。下周的刻意練習活動打卡任務難度可能會進一步提升,但是,我已準備好迎接挑戰,讓自己過年前(2月15日)不留任何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