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著上課的鈴聲,我把一個精致的大盒子放在了講臺桌上。就在剛才,遠在西班牙的一位家長通過微信支付,讓一家蛋糕店的小哥送來一個雙層冰激淋蛋糕。
孩子們的目光全部被這大盒子吸引,猜測這盒子里會是什么東西。當我一層層剝開這美麗的外衣,他們不約而同發出一聲驚叫:哇!好漂亮的蛋糕啊?老師,是你生日嗎?
我笑而不答,目光從一張張笑臉中滑過,他們循著我的目光紛紛猜測。當我把插著13數字蠟燭的蛋糕送到最后排的佳穎桌上時,佳穎雙手捂住嘴巴,吃驚地看著我:老師,你怎么知道今天是我的生日?
“不是我,是你的媽媽希望給你一個驚喜。祝你生日快樂!”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
所有的孩子都圍在佳穎身邊,唱起了生日快樂歌,中文、英文、意大利文、法文、希臘文混合著……盡管語言不通,但祝福的歌聲是真誠的。
蛋糕因為是混合冰淇淋做的,冰凍著,很硬,不好切。孩子們把我圍住,我怕等的時間過長,他們會爭搶起來。當我把第一塊切好的蛋糕送給壽星時,出乎意料的是她轉給了一個小同學。
隨后,男孩們把蛋糕一塊塊傳給女同學,他們說:“老師,我是男生,應該讓女生先吃。”沒有想象中的爭搶和混亂,而是一臉紳士。
切到最后,只剩小小的一塊。最后一個沒分到的男生說:“老師,你是女生,你先吃。”我們倆推來推去誰也不肯吃,后來我把它一分為二,變成一大一小兩塊,我們爭先恐后地把手伸向那塊更小的蛋糕。“老師,我是男生,理應小一點的。”我的內心充滿感動,不再堅持。
大家在歡樂的氛圍中吃完了蛋糕。課桌上留下用過的紙巾刀叉等,我正想收拾殘局時,卻見潘思思同學默默地往滿溢出來的垃圾袋里塞東西,雙手沾滿奶油。根據以往的教育經驗,我覺得這是一個表揚孩子的很好契機,于是我示意孩子們安靜下來:“同學們,剛才我們在享受美食時,產生了不少垃圾,潘思思同學不用老師吩咐馬上收拾,這種精神值得表揚,大家用掌聲表示感謝!”
聞聽此言的潘思思詫異地抬起頭,“老師,不用表揚我,今天是我值日,收拾垃圾是我的責任。”她特意把“責任”兩字說得很重,好像那是一種契約,必須履行。我想到了我曾經教過的孩子們,每當值日不是假裝忘了就是敷衍了事,從來沒有覺得這是一種責任。
回到辦公室,我把剛才所見對同事說了一遍,L同事接口說:“有一年,我帶8個國外來的孩子去吃東西,上來一盤糕點,大家都很喜歡,每個人拿了一個,盤子里還剩一個。這時,一個男孩不小心,糕點滑落在地,不能吃了,他眼巴巴看著大家品嘗。糕點很好吃,從他們享受的表情中可以感覺到。然而他們都不再去取剩下的那塊,相反,孩子們一致把那塊糕點推到男孩跟前,說剩下的這塊理應讓男孩嘗嘗味道,否則這么好吃的東西他沒吃到豈不太遺憾了?”
大家都沉默了。感動的氣流回蕩在辦公室……
我陷入了沉思:這個夏日,我僅僅教給他們漢語,卻收獲了漢語以外更美好的東西!謙讓、分享、責任,這些美好的因子在海外夏令營學員身上流淌著。
成績是多少,也許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們心里懷揣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