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參加訓練營,每天在小程序里打卡,每周兩次固定的時間上課,次日交作業。就這樣隨著我把每天晚上十點打卡的鬧鐘關掉后,訓練營的21天就這樣結束了。突然就松懈下來,以致于粗心+拖延的毛病一起犯,錯過了交最后一次作業“復盤”的時間。算了算了,合上電腦帶孩子出門玩了,復盤下次我一定會寫的。——這就是我前天的悲慘遭遇。一天后,我仍然沒有寫,晚上勤勞的小助理來找我確認有沒有交復盤,才感受到拖延在我自己身上是這么嚴重,次日就趕緊趕緊來寫一下這遲到的復盤。
這次麥子訓練營的主題是“手賬—學習力”,正好手賬是愛好,學習則是這段時間的需求,就立馬就參加了。每天的打卡項分為舒適區和非舒適區,舒適區隨自己定,非舒適區最好能有三項。麥子老師建議可以從生命之花這八個領域來設定,我覺得有些復雜就直接設定成了最近想做又總是拖延的事情。最終選了三項:閱讀、每日一畫、視頻課。下面就直接從這三個打卡項開始列個總結。
閱讀:看書一小時
看完的書:
《小強升職記》
《洋蔥閱讀法》
《高效15法則》
《刻意練習》(這本用的是快速閱讀方法來讀完的)
進訓練營之前,已經開始看了《小強升職記》了。不過大約是在一年前的時候開始看的,這一年來我一本書都沒有看完,當然期間也有看一些藝術類的教程書。在純文字的書上,我是確實一本書都沒有看完的。
沒想到訓練營的每天閱讀一小時這個打卡項,讓我不到一個月看完了四本書。難以置信。畢竟對于我來說,閱讀是這三個打卡項里最難堅持的,我會用每天精力最好又不被打擾的早上來把它作為首要任務來完成,打開番茄鐘,一邊看kindle一邊寫筆記,兩個番茄鐘還是堅持的下來的。這段時間準備再加一個睡前閱讀的計劃,用來看一些簡單的不需要太多精力的書,這兩天睡前在看《神奇手賬》,翻看一會睡意來襲就放下書正好。睡前的這段時間太容易拿起手機不自覺的刷刷微博一看時間12點了嚇得趕緊睡,看書或者看課特別容易犯困正好。
每日一畫:速寫
速寫是一直想要練習畫的一項,想鍛煉一下自己的概括和快速畫畫的能力。但是很難堅持下來,后來和小伙伴們建立了每日一速寫的小群,如果沒畫就發紅包。這樣我還是堅持的不好,哪幾天心情不好拖延癥犯了就紅包紅包紅包對待。進了訓練營之后,驚喜的事情又發生了,為了每天為打卡項配上圖片,我就這樣堅持了下來,當天沒畫的第二天也有補上。現在每天如果沒有畫畫總覺得少了個什么事情沒有做……堅持下來已經形成了習慣。
視頻課:每天看一節網課
因為是在家自學畫畫,我當然也有屯一些網課。也是拖著偶爾這個課看一節,那個課看一段的。這次我選定了近期的目標,先從簡單一些的開始,每天看一節視頻課,并跟著畫一遍。這樣基本上完了課程,畫完了一個風琴本~上課這件事也要專注,短期內的目標不要選太多,一兩個主題就好。
把正在學習課程的內容添加在滴答清單里,每次上完一節課就勾選掉,隨著“嘀”的聲音,也還是能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期待課程清單上全部勾選后的樣子。
輸出
我是個不太自信的人,之前總想著等自己畫的特別好的時候再開始分享,現在我還不行,所以從未有過什么輸出。上完了麥子的課加上最近在讀的書,讓我意識到:完成比完美更重要。要接受當下不完美的自己,從這一刻開始做我能做的,試著慢慢的輸出寫一下自己的心得體會分享出去。前幾天發了個長微博推薦我使用過的水彩顏料,雖有不足,但對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開始。
再看看這個月種下的森林,每一棵樹都是一個番茄鐘。粉色的櫻花樹代表的是畫畫的時間,香蕉樹是閱讀,稻草人是視頻課。雖然不是特別茂密,但對我來說成就感還是有的,期待下個月的森林~
復盤:反思
雖然在參加訓練營之后這個相對來說高效的一個月里,完成了不少的學習內容,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很難改掉的習慣。最關鍵的就是玩手機聊微信,自制力太差。那就一步步開始,從關掉手機的微信提醒開始,盡量不要在電腦端登錄微信,用固定的時間查看回復。收回這些被社交軟件吞噬的時間,把計劃清單列在每天的日程表上。督促自己,慢慢改掉拖延癥。堅持“凡事只做一次”的原則,培養專注力,向著更好的自己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