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故鄉泥土的芬芳,忽然竄進我的腦海里,縈繞著不肯離去。在千萬里外的故鄉,泥土的芳香,常常混著青草的清香,由一場雨送來。窗外雨淅淅瀝瀝地下,窗內燈光明亮,同學俱靜,老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不經意間提及“故鄉”二字,勾起我的思緒如海浪般心中翻涌。保定似乎很少下雨,而在遙遠的故土,卻常常有雨,嶺南的人們,常年與雨作伴。
? ? ? 春天的雨帶著春姑娘特有的溫柔,“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一句說得貼切。春雨溫柔,常常在播種時淅淅瀝瀝地落下,如牛毛,如細針,也像絲線。記憶中清明時節落雨極多,“清明時節雨紛紛”一句不虛,也許正是因為這一原因,在老家的習俗中,掃墓活動總是安排在清明后的那個周末,恰恰避開了清明的雨水,也方便了工作上學的后輩回來與老人們一起去祭奠先祖。春天的雨是綠色的,在春雨下起的時候,田里剛剛插上了綠油油的稻秧,老樹新樹都爭先恐后地抽出了嫩生生的一茬茬新芽。春回大地,萬物生長,到處是春雨滋潤后爭搶著冒頭的嫩綠,河邊青青的草,岸邊綠綠的樹,還有春筍,還有土地里許許多多叫不出名的草本植物,映得池塘的水是綠的,落下的春雨也是綠的。
? ? ? 夏天來臨,當從赤道來的熱帶氣旋,攜帶著海洋充足的水汽,登陸中國東南沿海時,臺風雨便來了。夏天的雨不帶溫柔的顏色,它常常怒號著,嘶吼著,高調告知嶺南的人們它來了。臺風雨帶著狂風暴雨,夾著電閃雷鳴,來到嶺南人們的中間。我對臺風雨的態度,常常是喜悅與惱怒交加相雜。惱的是上學路上濺起的水花常常濺濕我的帆布鞋,住校讀書后這樣的雨天常常帶來的是衣物不干,讓我煩惱不已。可是排去這些,我的心中是愛雨的,我愛在房子里聽雨,特別是雨夜,我愛聽著雨的旋律入睡。窗外大雨拍打著窗戶,啪噠啪噠,豆大的雨點從天空中嘩啦嘩啦地落下,規律有節奏的落雨聲,在我耳中是最動人的旋律,是最溫柔的安眠曲。在夏日的雨夜中,我常常枕著雨聲入眠,夏雨伴我一夜好夢。臺風雨于天真爛漫時的我只是詩,但長大后,當我親眼目睹它對嶺南的人們張開猙獰的面孔,露出尖銳的獠牙時,我才意識到原來它也會化身為一種多么可惡的存在。它曾經吹翻了姐姐和姐夫努力經營的小工廠,也吹倒過父親母親辛苦栽下的本欲為我換取大學學費的樹木。它是這樣的一個存在,對我們有所饋贈,也有所掠奪。在某些時候,大自然對它的兒女竟如此殘忍。“與天奮斗,其樂無窮”,我想大自然所奪去的東西,必會以歸還我們堅韌勇敢等優秀品質的方式再回到我們中間。
? ? ? “一陣秋雨一陣涼咯”,秋雨送涼,故鄉的人們總笑說嶺南沒有秋天,常常是昨日方還艷陽高照,故鄉的人們還穿著短袖吃著雪糕,一場突來的秋雨席卷過嶺南大地后,氣溫驟降,便直接進入冬日。故鄉的人們迅速脫下短袖,穿上棉褲棉衣。秋雨能把天空刷成灰蒙蒙的,卻刷不落故鄉的樹葉,故鄉許多樹是四季常青,在灰蒙蒙的冬日中給裹緊棉衣在寒風凜冽中前行的人們送來一抹令人眼前一亮的墨綠。
? ? ? 我對故鄉的雨懷著極深的熱忱,離別后情意愈濃。從保定離開的雨帶,你將要一路向南時,能不能將我對故鄉深深的眷戀和壓在心底快要壓不住噴涌而出的思念帶回我的故里,將它們化作一場秋雨,灑在那片我熟悉的土地里,落在我的家人和朋友間。讓我的思念隨著這一場雨,替我重回故里;讓我的眷戀化作這一場雨,替我陪伴在我的家人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