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仵云霞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活動簡報——薩提亞家庭治療第二次培訓

? ? ? ? 2016年10月20日,在昆明市北京路小學繼續(xù)舉行昆明市仵云霞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學員薩提亞模式家庭治療第二次培訓活動。本次培訓學習同樣由太平洋薩提亞研究院專業(yè)會員、薩提亞模式心理咨詢師劉誠哲博士帶領,學員們早早便聚集在北京路小學,認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

薩提亞模式家庭治療培訓學習中
認真參與學習的老師

? ? ? ? “任何一個心理學流派都有其哲學假設,而薩提亞家庭治療流派的哲學假設是什么?”劉老師以如此引人深思的發(fā)問開始,引導學員們思考薩提亞家庭治療流派的核心概念,同時引領學員們做課堂體驗。

劉誠哲博士授課中

? ? ? ? “認識我,你三生有幸”。我喜歡學習、我開朗、我樂觀……??。瞧,“三生有幸”的小組活動正在輕松、愉快的進行著。小組成員兩人隨機組合為一組,向彼此匯報自己三個優(yōu)秀特質。如此正向積極的優(yōu)點探尋活動使得昔日里為學生心靈工作的心理老師們此刻心里也樂開了花。伙伴們各個臉上掛滿了笑容,眼神滿是專注與喜悅。仿佛此刻大家心與心的距離拉近了,輕松與親近的氛圍縈繞在彼此之間。

“三生有幸”小組活動
有趣的小組討論

? ? ? ? 心理學的學習課堂上,避免不了的便是“隨時隨刻的覺察與反饋”。在小組體驗活動結束時,劉老師引導伙伴們思考在學習與體驗中的覺察和發(fā)現(xiàn)。覺察我們在生活與工作中是否可以向家人與朋友表達“肯定和欣賞”。假若,家庭成員被肯定和欣賞時,他們的感受和心情會變化嗎?……

? ? ? ? 一連串有趣的即時即刻技術的運用,不斷地啟發(fā)我們思考和覺察自我的模式與家庭互動。

有啟發(fā)的小組分享

? ? ? ? “人性本是良善與美好的”、“人是有選擇的”、“我們需要為選擇負責”、“每個生命都是充滿價值的”。充滿治愈性的語言引導我們思考薩提亞家庭治療對人性的假設,體驗它如此的正向、積極的視角,這恰如國際上給予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的美譽——“種子理論”,它是聚焦于改變的“成長模式”。

? ? ? ? 作為一名在未來薩提亞家庭治療技術的運用者,“我們怎樣定義一段關系?”、“我們怎樣定義一個人?”、“我們怎樣解釋一個事件?”、“我們對改變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這些家庭治療的視角將會一直影響我們的成長與專業(yè)發(fā)展。

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哲學假設學習中

? ? ? ?下午,由名師工作室班長徐華仙老師帶領大家分組,完成家庭治療培訓的課后學習安排和課題申報材料的撰寫工作。

? ? ? ? 每一次與名師工作室的相遇,都是一份滿滿的收獲,收獲美好、收獲知識,收獲再次出發(fā)的力量。期待下一次更精彩。

【學員精彩分享】

安寧實驗 ?馮彥玲

? ? ? ? 家庭治療第二次學習活動今天在北京路小學開展。有許多觸點很有啟發(fā):咨詢中我們可以用家庭治療量表讓來訪者查找問題,并對照調整;小組對優(yōu)點的分享思考,拉進了大家的距離也讓每一個人有了不同的覺察和發(fā)現(xiàn)。我也想說每個人都可以那樣的美好出色;劉老師對SATIR MODEL四個哲學假設的解讀讓我相信個體本身具有的生長力(我也特別贊同他對關系的解讀)。

? ? ? ? PS:我也很喜歡今天和小伙伴們對心理劇,對家庭治療印象等的自由討論,以后要多將平時工作學習中的問題帶到團體中一起討論。愛自己愛團隊愛學習

南站小學? ? 伙焰 ??

? ? ? ? ?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第二次課程,劉老師帶領我們由活動熱身體驗開始,介紹自己的三個優(yōu)點,進行了自我的認識,同時在聆聽搭檔的優(yōu)點介紹時,看看自己的傾聽有沒有變形。一個之前我在日常教學中無數(shù)次使用的環(huán)節(jié),在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的視角下,又有了不一樣的感受。打開自己的同時開始去理解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的哲學假設、五大基本要素、四大目標、三大信念以及五種自由。在劉老師的案例分析和講述中,我在聽,也不停游走在自己的原生家庭和核心家庭之間,我看到自己的固有觀念是從哪里來的,又是怎樣影響著我的孩子,甚至是課堂教學中的孩子們。好像看到了自己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所呈現(xiàn)出來的僵化與固著,給身邊的人帶來的影響。? ? ? ? 我還有一些激動,是的,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還給我們如何處理孩子的成長問題,以及如何通過家庭中彼此互相之間的我關系、影響力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和嘗試的可能,“不幸的家庭大致相同,幸福的家庭各有格的不同”,讓自己幸福才能給別人帶來幸福。我們在路上。

龍翔小學 王肖?

? ? ? ? 薩提亞家庭治療因為之前學校教研活動未能全程參與而倍感遺憾。今天特別地用心與投入,當做是學習的彌補。跟隨劉老師的腳步,從原生家庭和核心家庭的對比,走入哲學的假設,我緊跟步伐,在積極地思考,也在不斷地反思。在每一步活動的體驗當中,不僅在對自我進行整理,也是在,言語表達,自我剖析的時候,進行細致地發(fā)現(xiàn)和察覺察,并且在自己的原生家庭當中尋根問底。原來,當人在積極地表達自我的時候,我們還應該積極關注對人際關系的影響、個人的定義和對事件的解釋,更重要的是能夠明確態(tài)度,去改變和調試家庭模式。短短的文字總是無法訴說這一整天的收獲,唯愿將所學內化,能夠帶給自己、他人、家庭積極的影響。回味著和大家共同學習的愉悅,悉數(shù)著自己的點滴收獲,謝謝你們!

度假區(qū)實驗學校? 馮雪蕾

? ? ? ? 今天是第二次薩提亞家庭治療的學習,每一次學習都伴隨著對自身的覺察而進行,感觸很深,今天收獲到的是“自我內在動能”和“自我價值感”。

? ? ? ? 想要自己的核心家庭幸福,個人認為自我內在動能很重要,這意味著你是否愿意接納和改變,我的自我內在動能就讓我在生活中不斷的反思著:哪些做到了,哪些沒做到,特別是在夫妻關系和教育孩子方面尤其想的多。一個溫馨家庭的建立還依賴于是否有一個安全溫暖的環(huán)境讓你釋放自己,每個人都能夠在家里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北京路小學 ?徐華仙

? ? ? ? 距離上次開班培訓已有半月,時間飛逝,薩提亞家庭治療培訓如約而至。今天的課上,劉老師帶領學員學習、體驗、分享。我們時而駐足欣賞、時而點頭贊同、時而討論交流,在一個個環(huán)節(jié)中,覺察自我。核心家庭和原生家庭無時無刻影響著我們,同時也被我們影響著。我們的覺察更好地促進改變的發(fā)生,而改變一旦出現(xiàn),我們就成長了。培訓中,一個理念讓我深受啟發(fā):"在生活中對于孩子做得好的,我們總是簡單表揚,而孩子問題出現(xiàn)了,我們會進行深入的分析、探討。"在劉老師合析案例時,我也在覺察自己,覺察我的做法。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既然覺察到了,那就開始調整和改變,改變我們不良的應對方式,更加積極面對人生。

中華小學 余云娜

? ? ? ? 再度落座于薩提亞家庭治療培訓班的課堂,聆聽著劉老師的悉心詮釋,不安于自己學疏,卻又心想往之,徘徊踟躕又躍躍欲試。劉老師以薩提亞式的智慧營造了開放溫和的課堂氛圍,我們不僅僅傾聽,也享用著表達的快意。每一輪知性的解析后,都會經歷一次彼此的分享,尊從內心的聲音,勇于真實的表述,一切那么順其自然水到渠成。隨機分組的規(guī)則仿佛讓所有的隨意變成注定,小組分享中進一步認識了衷愛學習的保麗云老師,熱心聰慧的吳亞榮老師,37度溫潤的李莎老師,當然還有柔和如水的自己(呵呵,引用的)。在猶抱琵琶的自我肯定中,在坦誠善意的同伴接納里,終于明白那句"在每個當下我們都是足夠好的,下一刻我們可以更好。"當自己變得更真實,就會變得更和諧。而一旦心如美玉,便會口吐蓮花,先看見自己內心的美好,才可能真正看見別人的;我們要先感受到對自己的愛,之后才可以去愛別人。盡管自己并不完美,世事也非盡如人意,我們先要學會誠實于心聲,期待著改善,相信“黑暗沒有什么可怕的,它只是一種存在的形式,只要帶進亮光就可以了......”寫到這,依然辭不達意,也許一知半解,但些許力量蠢蠢欲動。

昆一中西山學校 李穎

? ? ? ? 今天參加了薩提亞家庭治療第二次培訓,劉博士給我們用許多實際例子來解釋家庭健康狀況測試量表以及satir的四大假設。在講解過程中還讓大家實際去體驗抱持性,平等融洽的關系建立。在活動中,原本因為堵車賭的心情很焦躁的我,來到集體中收到來自同伴的鼓勵自己自己對自己的鼓勵認同時,焦躁心情變的快樂起來,也和工作室里其他不常接觸的伙伴們更親近了。我似乎正在一點一點的感受到satir的魅力!

云大附小? 陳兆麟

? ? ? ? 如果每個人都可以畫出來,那么,你將畫一個怎樣的自己?如果每個家庭都可以自己制作,那么,我們又將創(chuàng)作出一個怎樣的家庭呢?如果家庭關系可以自由設計,那么,什么樣的家庭關系會被我們所選擇呢?然而,這一切都只是“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來自家庭,家庭塑造了我們,我們也呈現(xiàn)了家庭!薩提亞家庭治療讓我們走進了家庭,去探索影響我們的原生家庭以及我們所影響的核心家庭。今天的培訓中,我們跟隨劉老師進行了互動,兩兩相伴、四人一組進行了交流、傾聽和互動,分享并復述了自己和他人的優(yōu)點,從中察覺自己的感受和變化。這雖是一個小小的互動,但卻讓自己覺察到了對自我的關注是不夠的,需要調整一個位置給自己……在培訓中,也隨著劉老師的分享思考了自己的工作對象——孩子,每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一定有更優(yōu)的家庭模式來支撐他的成長;待優(yōu)生的背后也一定有他待優(yōu)的原生家庭……我們需要去探索,我們需要去開放,我們需要去思考,我們需要去學習,感謝給我成長機會的您!

安寧中學? 許慶芳??

? ? ? ? 懷著期待的心情走進薩提亞家庭治療的第2次培訓。《家庭健康狀況測試量表》部分,我印象深刻:一是家人之間是否平等,什么是真正的平等。為什么面對領導或自己尊重的人會緊張?二是家人要相互關心,多用語言表達關心和肯定。肯定自己,欣賞他人。接下來的說優(yōu)點體驗活動,通過表達傾聽反饋,拉近了小組成員彼此的距離,過程中我們相互開放,覺知到自我價值的重要。在劉老師一步步的引導講解下,對薩提亞家庭治療的哲學假設有了一定了解。其中說到擁抱改變,改變需要冒險,一些固有想法和模式都要改變,讓我們邁開腳步吧!

官渡二中 ?李玲潔

? ? ? ? 今天是薩提亞家庭治療第二次培訓,上一次培訓,劉誠哲老師講述了家庭治療的概況,并通過現(xiàn)場家庭雕塑讓我們對家庭系統(tǒng)和家庭治療的風格有了感性認識;這一次,劉老師從《家庭健康狀況測試量表》入手,帶領大家對自己的原生家庭和新家庭進行評估,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觸動方式,對于學習者、來訪者和學生家長都會是一個很好地切入點。體驗性練習是培訓最特別之處,隨機分組介紹自己的優(yōu)點,巧妙的設計激發(fā)出豐富的情感體驗和覺察思考,也讓學員之間迅速增進了解,奇妙的化學反應還無形中提升了課堂動力和信任度。薩提亞家庭治療的哲學假設,讓我再次明朗了薩提亞對關系,對人,對事件,對改變的態(tài)度。走進一個治療流派,就像走入一座精神殿堂,它的哲學假設正如建筑的基本結構、材質,雖然這些不是最奪目的,確是最核心。感謝又一次相聚,期待下一次的學習。

高新二中 ?張麗萍

? ? ? ? 薩提亞家庭治療的第二次課程,在團體中越來越放松,自由的表達自己,這種感覺真好!隨著家庭健康狀況測試量表九個項目的理解,從案例中看自己的原生家庭,在測試分數(shù)的基礎上又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審視那些關系和互動模式,我對家庭和對家庭里的成員之間關系有了思考。等級模式,成長模式,自我價值感……劉老師把薩提亞模式家庭治療四個哲學假設穿插在案例中,促進我們去理解的同時,還包含一些實用的咨詢經驗,如何在咨詢中改變一個家庭的關系模式,從熟悉但功能不良的模式到陌生但是很舒適的模式。另外,今天兩人組到四人組的互動體驗,我在整個過程中意識到自己平時對自我價值偏向于忽略和看低,并清晰地覺察到自己的情緒變化和心理狀態(tài),自己的優(yōu)點自己說出來和別人口中說出來是兩種不同的感受。感謝這次互動,拉近彼此的距離。就這樣一直走下去吧,在學習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收獲了知識,收獲了關系。

云南師大附屬潤城學校? 董媛媛

? ? ? ? 每一次聽劉誠哲博士的課都有不同的感受,每次的自我體驗和覺察都讓我們內心有觸動和改變。在相互尋找優(yōu)點的過程中,覺察到自己從緊張到逐漸放開的過程,體會到原來我可以做到這么好,原來大家都有那么多優(yōu)秀的特質,生活其實很美好。在家庭生活中,學會肯定并適當放大對方和自己的某些優(yōu)點,可以讓自己更容易接受對方,只要對方和自己有覺察并改變,都需要鼓勵并擁抱改變,期待下一次有更深的體驗與體會。

昆明高新區(qū)亨德森高新一中 ?吳亞榮

? ? ? ? 每一次學習薩提亞模式的家庭治療技術都會有新的收獲,本此印象最深刻的是劉誠哲老師帶領我們思考:“我們怎樣定義一段關系?”、“我們怎樣定義一個人?”、“我們怎樣解釋一個事件?”、“我們對改變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作為以為心理學的從業(yè)者,這些問題都深深的沖擊了我。

? ? ? ? ?"人性是良善與美好的“、? “人是有選擇的”、?“我們需要為選擇負責”、?“每個生命都是充滿價值的”。

? ? ? ? 這些文字再度帶領我去感受薩提亞模式的積極、正向和聚焦于改變、成長。記得第三屆亞洲家庭治療大會上,臺灣的王浩維老師提到:“任何的心理流派,無論是精神分析、認知行為還是人本主義等等,在對個案進行工作中都應該帶著家庭治療的系統(tǒng)觀。”因此,決心認真的學習,扎實的積累,為自己未來的家庭治療工作累積豐富的理論與實操經驗。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