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硅步,至千里,日復一日,靜待花開~
--------------------------------------
社交行為是一種對時間和注意力的投資。不管你的目標是情緒價值,長期發展,還是關注短期的經濟利益。既然是投資,如果沒有標準,你的時間和注意力就像被A股收割掉的金錢一樣不斷流逝,讓你的人生蹉跎。
----【書朋撿話】
--------------------------------------
【每天推薦一本書】第2327天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今天,朋朋推薦的這本書是:
《歷史是擴充心量之學》
作者:王汎森
臺灣大學歷史系、歷史研究所畢業,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
首先是本書的內容簡介:
各種形態的歷史,都可能提供我們意想不到的資糧。古人每每希望在特定的事情上得到前史的啟示,但除了期待歷史幫助我們在特定事情上成功,同時也應強調,讀史如何提升人們整體的心智能力——心量。
接下來看書評:
①
本書主要還是談方法、談體悟,這一點確實很好,可以看成是《執拗的低音》的續篇,一些細節錯誤并不能掩蓋作者為后學展示方法的光芒。但話說回來,退稿通知等身,我看你怎么擴充心量。擴充心量首先要把權威挨個發過一遍,然后當上評議委員會的成員,那個時候來擴充我看比較好,擴充了才聽得進意見,不四處打聽誰又罵了我,不監控誰又在豆瓣給我的偉大著作打二星。對于我輩而言,目前還在“發a刊乃是擴充心量之途,而接收退稿則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階段,就不必追摹大師,說些不著邊際的話來自我安慰了,還是要清醒認識到自己所處的底層到底是什么生態。
②
雖然是演講集,但是各篇內容所關注的核心都相當統一,即歷史與人生的關系。或者,這本書也可以看作是《執拗的低音》《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等書的延展和深入。王氏書中對一些看似是公理的史學觀念進行因式分解并且再組裝,豁然也擴充了歷史。從“在心上”到“在手上”,真的是一點點地讓“讀史”這件事在進行“貼地飛行”。書名其實只說了半句話,即歷史對個體人格的培養;而沒說的半句話則是,個體人格的培養將影響著歷史發展的“風”和“勢”。
③
讀史有什么用,歷史與現實、歷史與人生有什么關系,這是當下中學歷史課第一講就要交代的問題。但這一題永遠是最難答的,因為太容易被給出庸俗且不容置疑的答案。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說:“相較于傳統派史學或左派史學因為明火執仗地鼓吹某些價值或指出未來的方向,現代專業史家恐怕需要從一個全新的角度重新思考一些被丟掉將近一個世紀的老課題——歷史對人格的培養、對價值及方向的引導、對治亂興衰的鑒戒作用等。”讀完本書,感覺瀏覽了作者的讀書卡片,琳瑯滿目,多有妙處。盡管不見得每處引用或例舉都讓人信服,但他確實在這些史學的基本命題上給出了新意和深度。長久地思考這些基本命題,就如作者所說,是在歷史和義理、在“古”與“今”這兩座貯水塘之間互相灌溉,也即是以讀史來擴充心量。
關于這本書,就介紹到這兒
最后是這本書其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ISBN號】978-7-108-07536-9
【中圖法分類號】K0-53
【主題詞】史學-文集
我們,明天見~
。。關注朋朋,遇見好書、遇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