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看美劇的時候,往往被里面的超快語速虐到崩潰。我們會感到疑惑:為什么美國人說話這么快?聽起來很多音都很模糊?而中國人說話一般會比較清晰?
大家有沒有意識到,中文(這里主要是指普通話)與英語(這里主要是指美式英語)是存在發音區別的,主要體現在:中文強調字正腔圓,吐字清晰,不提倡將發音模糊處理。中文每一個字的拼音都是韻母(大部分相當于英語的元音)結尾,而不是聲母(相當于英語的輔音)結尾,這可能是中文強調發音清晰的基礎。(這里擺一張周杰倫的表情-- 我默默地笑了)。
而英語則重視效率,強調流暢發音,不提倡每個詞都做到清晰發音(有些音甚至要模糊處理)。美語里面有很多單詞都是輔音結尾,如果每一個單詞都要把輔音發出來,說話的效率將是極低的。如何處理這些輔音,基本決定了英文說得流利與否(這里放一個中文播音的鏈接,與VOA慢速,VOA快速,還有美劇的鏈接)。
連讀,正是處理輔音發音(包括元音發音)的有效方案,也是英語流暢發音的主要保障。
也就是說,只有掌握并運用連讀規則(技巧),我們才能說一口流利且地道的英語。
按照語言教學專家Ann Cook的說法,很多外國人說英語的方式就像閉著眼睛行走在干涸的河床上,每次遇到巖石都會被絆倒,這樣會非常緩慢與笨拙。而美國人說英語則像是一條河流通過同樣的河床,只需在巖石上滑過去而無需打破順滑的狀態。這就是連讀所能起到的作用--- 令你的英語說得既流利又順暢。
根據Ann Cook的《標準美語發音的13個秘訣》(American Accent Training),美音連讀的規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輔音連接元音 (Consonant+Vowel)。
2. 輔音連接輔音(Consonant+Consonant)。
3. 元音連接元音(Vowel+Vowel)。
4. 輔音/t/,/d/,/s/, 或者/z/連接半元音/j/, 同化為另一個音。
下面針對每一條規則來詳細說明。
一、輔音連接元音
遇到這種情況,正常連讀即可。如:hold on的/d/與/?/連讀,take out的/k/與/а?/連讀。我們可以把他們當做是同一個單詞來對待,hold on就如同holdon,take out如同takeout。 這個規則比較容易理解。
難點在于多個單詞的連讀,尤其是鼻音m,n與元音,l音與元音,以及r音和元音的連讀。
舉例:
not at all:全部都要連讀,讀為: [n? d? d?:l](這里的t音要變為類似d音或者l音的音,舌頭輕彈即可)
take it easy:讀為[te? kidi: zi]
leave him alone:讀為[li: vim m?l??n],注意him結尾的m要與后面的alone連讀(另外,him的h音也要省略,下面會有介紹)。
any one of us: 讀為[eni w?n? f?z],注意one結尾的n與us要連讀
as well as:讀為[?zwel l?z],注意well結尾的l要與as連讀
after all:讀為[?f d?:r r?:l],要注意after結尾的r要與all連讀
二、輔音連接輔音
1. 輔音省略的情況
(1)前一個單詞的結尾是輔音,后一個單詞的開頭為相同的輔音,則可以省略前面單詞的結尾輔音。
如:
good day讀為[g? de?],單詞good的d音要省略。
big guy讀為[b? ga?],單詞big的g音要省略。
(2)類似的輔音連接時,也要應用同樣的省略原則。
如:
hard time讀為[hɑ:r ta?m],hard的d音要省略
cheap book讀為[t?i: b?k],cheap的p音要省略
這里說的“類似”,主要是指發音的部位相近。如:b和p只需上下兩片嘴唇碰到一起即可完成發音(當然濁輔音b還需要喉嚨來幫助發音),其他發音部位(舌頭或者牙齒)并不參與發音。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