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網易蝸牛讀書
版本:1.7.3
Slogan:時間出新知
簡介:致力于為熱愛閱讀的用戶提供沉浸、簡潔的閱讀體驗,并希望與用戶一起構建起立體化、全方位的移動閱讀社區,滿足不同層次閱讀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產品定位一是閱讀工具,二是熱愛閱讀的用戶的交流社區。
一、功能介紹
寫書評是為用戶提供在閱讀前、閱讀時、閱讀后對書籍進行點評的功能。首次發表讀書筆記書評,或者精華書評推薦上首頁,都可以換取閱讀時長。
二、用戶場景需求
可以看出蝸牛讀書的「寫書評」功能主要有三種用戶:
內容消費者(普通讀者):與領讀人交流、獲取推薦。
內容生產者:提升知名度,通過分享獲得認同成就感,強化輸出能力。
運營:吸引新用戶,提升用戶活躍度和粘性。
從蝸牛讀書的產品定位來看,【寫書評】功能能夠滿足用戶對獲取好書、分享交流、共享傳播的需求,也符合與用戶一起構建立體化、全方位的移動閱讀社區的產品定位。
三、產品流程
1、不同入口對比
入口1:首頁(領讀)右上角寫書評按鈕,為領讀人直接發布書評提供便利。
入口2:我—我的書評,方便內容生產者對自己發布的書評進行編輯管理。
入口3:進入書籍詳情頁后,在書評欄點擊“寫書評,獲時長獎勵”輸入框,鼓勵閱讀用戶加入寫書評。
入口4:閱讀書籍時,右上角點擊書評按鈕,便于用戶在閱讀中隨時記錄想法。
隱藏入口1:每日1小時閱讀時長用完后,寫書評,賺時長獎勵
隱藏入口2:讀完整本書后,寫書評,賺時長
2、產品流程
作為基于移動端的付費閱讀app,蝸牛讀書用戶關系清晰,數據流向簡單。
支持在正文插入多本書籍,多條批注,多張圖片,配合文本樣式,可以創作出內容豐富、排版優美的文章;
“領讀”版塊中,以書評為中心,聚合來自個人、機構、官方的眾多高質量內容,使整個板塊不再局限于“對書籍評論”這個模式,而是包含“以書本內容為紐帶,做泛文化交流”,形式擴充為運營活動、精選書單、問答等,給用戶呈現“用心精選”的體驗。
手機端與PC端聯動寫書評,手機環境方便快速組裝內容并發表,PC環境適合沉淀思想及實現精細排版。
四、業務邏輯
通過業務邏輯的分析可以看到,網易蝸牛讀書由領讀人、普通用戶、運營人員三者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書評一方面連接著領讀人和閱讀用戶,促進平臺間的交流互動,另一方面精選內容呈現在書籍介紹頁和首頁領讀區,促進內容產生和展示,又進一步推動用戶間交流互動,生成一個基于書評的社交模式。可見書評這個功能在整個產品框架里有著核心作用。
五、數據表現
1、書評功能上線后下載量對比
【版本:1.1.0】
2017年4月20日
一鍵創建精彩書評
時間:2017年3月22日~2017年5月31日
數據來源:七麥
根據圖表可以看出,1.1.0版本上線后的三天內,下載量一直急速爬升,并于2017年4月24日達到了近一年里的最高點。可以看出“寫書評”功能有效的促進了app的下載、拉新。
2.書評活躍度
來源:2018年3月28日 網易科技報道
以“蝸小牛”官方號近期發布的10篇書評為例:
可以看出,2017年4月份蝸牛讀書上線領讀者以來,用戶量穩步增長;書評點擊量可觀,但是評論數、點贊數過少。可以說用戶都在沉默閱讀,參與轉化率比較低。
六、功能對比
相同點:
均具備輸入文字標題、添加筆記批注、插入書籍、修改字體格式等基本功能。
不同點:
網易蝸牛讀書設置了多處寫書評入口,鼓勵用戶輸出內容。擁有功能豐富強大的編輯器,為用戶高效輸出長篇幅書評提供支持,專業化需求較強。
微信讀書的想法和朋友圈更類似,入口相對較少且隱蔽。編輯功能較為注重簡單、直接、有趣,實質上是對一本書的短評,以社交屬性為主。沒有辦法滿足用戶讀完一本書想寫較長內容完整書評、多本書綜合書評的需求。
七、總結
結論:不建議抄,但可以借鑒部分功能。
原因:
1、寫作環境
網易書評的編輯功能非常強大,尤其是PC端適合思維沉淀,產出長文章。
而微信讀書的整體調性是輕量App,想法側重于碎片化分享觀點,并不需要用戶太過精心的編寫內容,目前功能基本夠用。
2、素材來源
微信讀書是基于微信關系鏈的閱讀App,用戶可以和好友一起發現優質好書、討論交流碰撞、比拼閱讀時長等。想法功能是基于社交的移動化、個性化、碎片化的閱讀體驗。
而網易蝸牛讀書以網易系自身強大的內容矩陣(包括網易公開課、網易云閱讀、網易看客等)共同參與內容運營,提供大量優質素材,這個優質內容池是網易蝸牛的特殊門檻。
3、社區氛圍
網易蝸牛讀書通過意見領袖、大V、領讀人、運營等角色發表專業的書評,創建優質的閱讀的氛圍,引導讀者挑書,看書,寫書評,互相交流,領讀頁等頁面優先展示的都是精選的優質內容,為PGC創建。
微信讀書本身就是通過微信導流,有天然的渠道優勢。社交關系的引入,使得用戶可以查看好友閱讀的讀書;內容更多的是UGC創建,包含書籍評價、想法記錄等。
可借鑒點:
1.、網易入口更多,微信讀書入口少且較深,可增加入口提高用戶活躍度。
2、豐富想法功能,比如插入多本書和插入圖片等功能。
3、以好友作為切入點,容易導致內容參差不齊。可以引入一些來自公眾號的精品書評,滿足用戶泛讀長文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