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蝸牛讀書」寫書評功能調研
明確調研目的
分析 「網易蝸牛讀書」 寫書評的功能,分析寫書評功能特點、底層業務邏輯,看看微信是否可以借鑒有借鑒的地方。
調研產品簡介
產品名稱:網易蝸牛讀書
產品版本:V 1.7.4
體驗環境:iOS 12
產品定位: 網易蝸牛讀書致力于為熱愛閱讀的用戶提供沉浸、簡潔的電子閱讀體驗,并希望與用戶一起構建起立體化、全方位的移動閱讀社區,滿足不同閱讀層次用戶的個性化閱讀需求。
「網易蝸牛讀書」寫書評功能分析
1. 為什么要做「寫書評」板塊?
「網易蝸牛讀書」用戶畫像(數據來在百度指數)分析
從上面的用戶畫像可知網易蝸牛讀書的主要用戶集中在20-40歲之間,用戶整體上呈年輕化。他們有閱讀和學習的習慣和意識、喜歡記錄心得、對自我成長有要求并且容易接受電子閱讀的方式? 。所以,寫書評的功能是符合目標用戶心智的。
用戶——場景——需求分析寫書評功能
分析寫書評的用戶—場景——需求可知,對于普通用戶來說,一方面他們不知道要看什么書或者不知道某本書值不值得閱讀,想要通過其他人發表的優質書評,為自己選取書籍提供參考。另一方面, 在看完書后希望可以記錄感想與他人分享交流。而對于領讀者而言,他們可以提供優質的書評,但是需要一個可傳播共享的渠道,推薦好書、分享觀點,建立自身品牌影響力。對于平臺的運營人員來說,需要促進用戶活躍度并且沉淀平臺優質UGC內容,達到運營目的。
所以,網易蝸牛讀書做寫書評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滿足普通用戶讀書后進行記錄和分享交流的需求,以書會友
對領讀人而言,寫書評的功能提供了一個輸出優質內容的通道,滿足了他們記錄分享讀后感,獲得他人的認可和成就感。
書評作為很好的UGC內容,可以進行首頁推薦,引發討論和關注,一方面促進高質量的內容產品,一方面增加用戶的活躍性和粘性。
這個板塊具體是做什么的?有以下3點:
1、為用戶提供一個表達思想、個人見解的平臺。對普通用戶而言,寫書評不僅可以記錄讀書筆記,還可以寫一本書或者某個主題的書評。通過書評尋求認可和互動。而領讀人通過輸出優質書評,不僅可以與他人互動和交流,還可以建立自身品牌。
2、將書評作為一個引子,引領用戶去找書、讀書、社交。領讀人的資格是經過平臺嚴格篩選的,他們在各自領域都有一定的知名度或影響力,可以帶來更多用戶。
3、書評推薦的書單, 幫助用戶選擇優質好書。在閱讀之前,選擇一本好書尤其重要。用戶可以在看某本書之前查看書評來了解該書的大概內容、幫助用戶大大降低選擇書籍的時間成本。
「寫書評」功能的業務流程圖和業務邏輯
「寫書評」功能的業務流程圖
「寫書評」功能的底層業務邏輯
從業務邏輯可以看到,領讀者輸出書評,網易蝸牛運營人員將優質書評推送至領讀頁。平臺通過優質書評、贈送閱讀時長等激勵形式鼓勵閱讀者向領讀人轉化,形成一個優質UGC的正向循環。同時閱讀者通過關注、評論、點贊等方式與領讀人進行溝通,逐漸生成一個基于書評的社交模式。
網易蝸牛讀書和微信讀書寫書評
寫書評功能點對比
路徑對比:
通過對網易蝸牛讀書和微信讀書寫書評功能對比分析可知:
“網易蝸牛讀書“寫書評功能是網易蝸牛讀書的一個核心功能之一。寫書評在網易蝸牛讀書app中設置多處入口,鼓勵不同用戶輸出內容。而微信讀書寫書評的入口相對少其更隱蔽。
“網易蝸牛讀書”擁有相對豐富的文字編輯功能,甚至提供PC端同步編輯,方便用戶輸出長篇幅書評。“微信讀書”更加注重編輯的簡潔性。所以功能相對簡單。
通過不同用戶寫優質書評,用書評作為一個引子,引導用戶找書、看書、分享交流。屬于陌生人推薦書籍。
微信讀書是以微信社交為依托,更注重朋友圈的讀書分享交流,寫書評功能的目的是讓用戶與用戶之間以寫書評互動交流, 并不是主要的核心功能。
總結:
微信讀書不建議完全照抄網易蝸牛讀書寫書評功能。
1、產品定位不同
微信讀書是以微信關系鏈為基點。它的側重點在于個性化、碎片化的閱讀體驗。寫書評的功能也是基于社交的屬性而設定。而網易讀書的產品定位為深度閱讀,寫書評功能是它的核心功能之一, 貫穿整個App。因此蝸牛閱讀的長篇幅優質推薦評論并不適用于這種基于社交的產品定位。
2、用戶需求不同
從網易蝸牛讀書寫書評的用戶求需求分析可知,從普通用戶到領讀者是一個進階的過程,是不同的用戶群。兩者對寫書評的需求是不同的。對領讀者而言,更多是滿足內容輸出的需求,而普通用戶大部分是閱書評、獲得書籍推薦。領讀者和普通用戶,一個寫,一個讀,形成一個循環。而微信寫書評功能的用戶群體是閱讀者,輸出內容水平參差不齊。輸出內容多以精短的評論為主。寫書評的主要作用還是用戶之間的社交。
3、運營邏輯不同
網易蝸牛讀書通過領讀者和平臺運營人員產生優質UGC來推動、培養、轉化用戶成為領讀人。從而形成UGC良性循環。而微信讀書已經擁有微信用戶這一龐大的用戶基礎,不需要利用優質內容吸引用戶。它擁有一套完善的基于社交的推薦機制來滿足用戶找書的需求,除此之外,微信讀書的“想法”界面會推送一些來自公眾號的文章,用以滿足用戶對長文閱讀的需求。
基于以上三點,微信讀書不建議完全照抄網易蝸牛讀書寫書評功能。
其他思考:
對于“微信讀書”來說,「寫書評」功能沒有完全照抄的意義,但是還是有以下可借鑒之處:
個性化推薦
微信讀書的“想法”界面會推送一些來自公眾號的長文閱讀以滿足用戶的泛讀需求,但是對于兩位不同閱讀偏好的讀者,看到的是相同的推薦文章,因此可以發現這些文章并非個性化推薦,而是一種按照某一時間段文章熱度進行推薦。其實這里可以效仿“蝸牛讀書”對書評的個性化推薦以增加點擊率。
內容運營
“蝸牛閱讀”的成功之處不僅在其特色的領讀功能,更在于優質內容的運營。“微信讀書”雖然定位于社交,但是熱愛閱讀的用戶對于優質內容的需求一定不在少數。其實用戶希望看到優質推薦文章的需求場景是存在的,如果微信讀書中無法滿足用戶對優質推薦內容的需求,用戶也許會將部分時間花在去“豆瓣”“蝸牛閱讀”等競品中尋找推薦。
PS:體驗「網易蝸牛讀書」寫書評的功能
假如你是微信讀書的產品實習生,現在boss希望你對此做認真分析:
1.簡要說明「寫書評」這個板塊是做什么的;并適當結合業務,分析蝸牛讀書為什么要做這個板塊。
2.分析「寫書評」功能的業務邏輯
3.給出你的結論
tips:
1.寫書評的常規入口有:領讀,我的,閱讀兌換時長界面
2.需要深入體驗才會有的入口:讀完書之后
=======================
注意
?1.6.0 版本更新中,產品對閱讀入口進行了調整。新的入口為:
1.寫書評的常規入口有:領讀,我的,書籍詳情頁“推薦”模塊下方的「我要寫書評」文本框
2.需要深入體驗才會有的入口:書籍閱讀過程中,點擊右上角“菜單”,彈出的窗口中
我們在題目描述中同時保留新-老入口,供使用不同版本的同學參考;同時,二者的變化,也可作為你分析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