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高效演講》---結果:帶著目標去演講)
這個片段告訴我們,一場高效的演講,是要通過演講施加魔法,讓聽眾按著自己的意圖行事,不管是認可我們的觀點、認可我們的行為、還是最后按著我們的預期來行動等。為了完成一場有效的演講,我們必須清楚自己在這場演講中的意圖是什么,目標是什么。最好的整理自己目標的方式是寫下來,并且按照SMART5大原則來組織自己的意圖。這樣就可以在自己演講前做到方向明確,準備材料時也有的放矢。
第一個步驟:寫下自己的目的或意圖
第二個步驟:把這個目的和意圖按照SMART5大準則去修改
S-具體化?? 人事物都要具體到細節里面
M-可衡量??? 需要聽眾做出改變的程度、頻度最好是可以用數字細化,有衡量的標準;
A-可實現的??? 這個目標不是天方夜談是聽眾能力、權限范圍可以完成的
R-相關性??????? 這個目標和聽眾是相關的
T-時間限制???? 這個目標的達成需要聽眾在有限的時間范圍內(比如演講當時、演講后立刻還是演講后的一段時間里或者某個觸發點發生時)
A1 回顧你最近的一次與人溝通或公眾演講的經歷,當時你和聽眾溝通時,腦中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么?最后的結果是怎樣的?達成或失敗的原因是?
印象深刻的一次溝通,對象是一個公司里另外一個部門的同事,因為工作上經常打交道,近期他不太支持我這邊的工作,提交的工作結果質量都大打折扣,并且他的工作情緒導致在他的團隊里讓他的上級已經有了會換掉他的心思。出于前期他對我的工作的鼎力支持,并且經常超出期望,我很想弄清楚他工作上的不配合是因為我做錯了什么嗎,我也想友善的提醒他不要過于張揚,適時需要低調一些。
這些目的當時都沒有寫下來,只是覺得自己非常有必要和他聊一場,讓自己也心安。當時是傍晚在他推薦的一個燒烤攤進行的溝通,因為我是人資的身份,他其實在微信里對這次邀約當時是很拒絕的,我在微信里表達了自己作為朋友的身份來溝通,這次的聊天不會有第二個人知道,他才放心前往。在溝通過程里,我了解到目前他對我所負責的板塊的工作的態度并不是針對我本人,而是針對所有和他有工作接觸的人,這個雖然達到了我的目的--了解,但是其實我深層次的目的還有一個,就是希望通過溝通---他能夠在后續的工作中雖然說不用150%的支持,但是可以能夠80%的支持到的我的訴求。只是當時我自己沒寫下來,在溝通時,我在這個地方打住了。后面關于提醒他不要張揚,適當低調這個目的我達到了,但是他只是采取一種負面消極的態度去不惹事,而非正向的看待引起他消極情緒的現狀,而且在關于引起他消極情緒的現狀這個陳述中,我很失敗的被他帶走了,覺得它說的很有道理。。。
失敗的談話:
1、我溝通的目的沒有深挖,我以為我溝通的目的是搞清楚他的消極不配合工作的態度是不是因為我的過錯導致的。其實我是想通過談話讓他在我的后續工作配合中提供的成果的質量要比其他人的高;
2、我另外一個溝通目的,希望他正面積極的對待工作,了解他消極情緒的觸發點,正面的引導他,讓他在工作中能夠合理的控制情緒,正向的看待工作中的問題。可是,結果是我被帶走了。我在他抱怨陳述的環節,沒有適時給到我的觀點,而被他帶偏離了路線。最后他出于對自己未來的打算,表示愿意低調,但是并沒有達到我的根本目的。
A2 學習了I中的方法后,你會在后續的溝通中如何使用呢?
自己屬于那種手比腦快的人,很多時候做事情手很快,溝通時也不會去深想,直接找到當事人,直接溝通。這種沒有毫無準備,目標不清晰的溝通方式或者演講方式的確很值得改進。
比如接下來我要去溝通一個課件和授課方式的事情。
對象是:研發的測試主管
事件:他們提出了一個培訓組織安排的需求;
我的溝通目的:
了解他培訓的內容和邏輯框架,和他協力豐富他的講演內容和多樣化他的講演的方式,最終目的是在明天下午16:30培訓時,他能夠邏輯結構清晰的課件呈現,以及互動氛圍良好的課堂氣氛。
經過SMART原則修改過的目的是:
1、我需要在半小時內-T:和他溝通這個課程想要達到的目標,分析他的聽眾感興趣的點,從而抽離出課程主題,制作課程海報吸引更多學員參加;
2、我需要在半個小時內:讓他認識到培訓的課件的邏輯結構的重要性,并且愿意課件重新修改目錄(總)、各小節展開-小結、總的回顧);
3、我需要半個小時內:讓他能夠在以往授課的基礎上,有意識的增加和學員的互動,并且這種互動是我和他提前設計好的(哪個知識點、什么形式)。
4、通過這次溝通,我想要通過這樣的溝通,讓他能夠對培訓發展部的工作的認識加深至,我們并不是只是負責組織研發的培訓,我們也可以給老師們提供幫助,有了我們的協助,他的培訓會更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