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邀幾個朋友小聚,無意談及工作,原本積極向上的李小姐卻滿腹委屈。
還未等朋友到齊,李小姐已經三言兩語將自己的遭遇就著濃烈的白酒闡述至點點滴滴。
故事都有兩面性,一件同樣的事,立場不同,角度不同,得出的觀點也會不同,縱然李小姐是我的多么好友,我也清楚的知道,她所謂的懷才不遇,不過是走進來職場上大家都會不由自主走進的誤區。
不得不說,面對自己一起辦理入職手續的三個新同事,李小姐心里是有些驕傲的。
當然,在同期入職的這批新人中,李小姐確實有可以驕傲的資本,國家重點院校的高校畢業生,手拿無數競賽獎項,各科優異的成績單,姣好的容貌,無可挑剔的硬件優勢瞬間就讓李小姐在心里給自己擺好了位置。
剛畢業的學生,市場部文案專員這個職位作為職業點并不算低,又剛好是自己對口的專業,李小姐自信自己肯定會做出成績,況且三個潛在競爭對手要么學歷不如自己,要么是學的專業與現在并不統一。
人在比較中一旦有了微妙的優勢,虛心求教便不是一件愿意接受的事。
一邊瀏覽職場所需的八大技巧、職場新人不能不知道的五十四條規則一類的勵志雞湯,一邊嗤之以鼻的看著另外三個菜鳥因為什么都不懂到處求教商量。
不知不覺,兩年時間一晃而過,而有些事情,卻和李小姐的本來預期不一樣。
具體來說,就是自己用心做的看起來無可挑剔的文案,領導并不欣賞,反而對半路出家本來專業為土木工程的作品大加贊揚,原本以為自己會接手的案子,領導卻給了和自己同期進單位平時并不多話的小雨,明明她的作品,李小姐覺的并不如自己。
象牙塔里的天之嬌女,在職場上竟然比不過起點比自己低,理論知識更是無從談起的專業小白,不得不說,這樣的結果,李小姐并不服氣。
看著自己一遍遍修改的在校園里絕對是優秀的文案,李小姐突然有一種自己明明很優秀,別人卻不懂欣賞的迷茫和委屈。
是領導的水平不如學校導師,還是公司內部的暗箱操作,專業出身的作品比不上天天求教磕磕絆絆寫出來的結果,李小姐認為,這樣的公司,不是自己的伯樂。李小姐卻從不曾關注和她同期進入單位的小余,每天到底學習多少東西,為了一份文案,做了多少市場調查,更不曾想過,學校和市場,真正的差別在哪里。
寒窗苦讀二十載,滿帶對未來的期待,本以為一直優秀的自己可以靠著專業的知識遇到伯樂創造自己的時代,卻不曾想得到的結果竟是如此慘淡。
領導任人唯親,同事勾心斗角,工作團隊默契度不高,合作公司要求龜毛……默默給自己找了這些借口,安慰自己這只是社會的錯,卻不知道,自己所謂的懷才不遇,只不過是沒有認清個人的能力。
僅僅拿著學校的成績來對抗無數實踐案例總結來的經驗來說一句懷才不遇,證明的只是自己無知而已。
校園的專業知識固然重要,可我們學到的終究還是皮毛,理論沒有得到無數實踐的首肯,即使論證的如何到位,最后的結果無疑也是南轅北轍。大學的各項活動競賽中,所有的規律都指向擇優錄取,而職場的法則卻是適者生存,規則不同,你的技能又如何適用?
要說如今的社會,懷才不遇這件事,真的是只能稱之為小概率,無數的機遇平臺讓你去展示真實的自己,價值認定的標準也不再單一,如果真的你有才能,別人看到,也不過早晚問題,而剛剛畢業的我們,還沒褪去學校學校里帶來的驕傲光環,沒有分清學校規律與職場法則,輕易就認為自己是懷才不遇,最后的結果只能是自怨自艾,頹廢了自己。
心靈雞湯告訴我們,進入職場,我們要謹言慎行,我們要勇于表現自己,我們要贏得人心,卻忘了告訴我們,首先我們要做的便是認清自己,不僅認清自己的能力,更要認清自己向哪個方向努力,象牙塔里的輝煌,終究是別人刻意維護出來的競技場地,與現實的差距,不是一句相差甚遠就可以概括的距離。
人生兩大智慧,自知之明,識人之名,如果認不清自己的能力,不知道自己和別人的差距,懷才不遇,笑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