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做到
從知道到做到,關鍵在于“重復”。
要實現從知道到做到,正確的流程應該是:
1、我知道這個事情是什么
2、我有正確的方法去執行(容易缺失的環節)
3、按這個方法執行到位
第二個步驟,是我們最容易缺失的環節,這個方法的關鍵,就是兩個字“重復”。
不僅僅是簡單的重復,而是間隔性重復,在不同的層次、不同的階段不斷地重復。
這本書講兩件事:
1、為什么知道了卻做不到?三大原因和破解方法
2、從知道到做到,需要的三個步驟
一、阻礙從知道到做到的三大原因和破解方法
1、原因一,信息超載
WHY:
人們會習慣性地不斷獲取新事物,而并不將其付諸于實踐,從而導致信息超載。這是因為人的心理會認為獲取新事物要比應用已有的知識有趣得多。但事實上,重復閱讀或者練習過去已經學到的知識,帶來的價值非常大。比如:通過間隔性重復徹底讀透少量資料對人心理所產生的影響,要超過泛讀20本書所產生的影響。
HOW:解決方案是“精要主義”
從改變認知的角度,精要地學習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多而淺地接觸大量信息。
做法:專注和重復。
要想掌握某個知識,必須讓自己完全沉浸其中,通過間隔性重復,直到將其完全吸收。(參考得到音頻《精要主義》)
2、原因二,消極過濾
WHY:
大腦學習知識的時候有個消極過濾系統,用消極心態建立防御機制,在無形中阻礙了學習新知識的熱情和態度。
HOW:解決方案是“綠燈思維”
從改變態度的角度,去接納一新事物。強迫自己在出現慣性紅燈思維之前,先提出綠燈思維和黃燈思維。
做法:站在別人的視角思考,重復思考其觀點的價值所在。
先積極認可一個新觀點、新方法的可行之處,再提出進一步的建議,最后再拋出可能存在的危險。在發現其中的正確之處時,告訴自己“我聽到的這個觀點,看到的這個信息,肯定是有價值的”,同時逼自己去找出別人這個觀點的價值。
3、原因三,缺少跟進
WHY:
很多人在接觸了新事物后,沒有制訂一個跟進計劃,結果是很快就恢復了舊習慣而沒有任何行動和改變。
心理誤區:認為采取一個行動重要的是掌握新的知識。所以人們寧愿花很多時間去學習新事物,但是卻不愿意花一點點時間去跟進之后對知識的應用。
HOW:解決方案是“持續跟進”
做法:指導——支持——問責,并重復步驟。
有足夠的指導,告訴自己怎么做,然后在做的過程中給出支持,不斷去反饋幫助,最后問責,做得好的激勵表揚,做得不好的要反饋改進。
二、從知道到做到,需要的三個步驟
第一步,改變認知,知識層面的轉化(精要的學習)
第二步,改變態度,積極思維的轉化(訓練綠燈思維)
第三步,改變行為,跟進系統(一套具體詳實的跟進計劃)
每一個步驟都花時間重復,間隔性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