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者”與“旁觀者”最大的區別在于思考問題的方式。
“旁觀者”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踐行者”在某些時刻是如履薄冰,不用200%的精力努力,怕錯過那1%的機會。“旁觀者”擁有自己100%的安全感,他們覺得一切打破常規的踐行都是“冒險”。深深在內心種植一棵原地踏步的樹。即使他們內心知道這棵樹永遠不會成長。
真正的“踐行者”的一切行為是在深思熟慮后的結果,通俗點“去遠方,米糧足”,這里的米糧包括了資金,知識,技能,能力……。而去遠方,只是找更大的舞臺。
就自己而言,一步步的前進是在“避險”的最好方式。因為當自己足夠有能力的時候,在原來的舞臺上“演出”本身就是一種冒險,原地不動的“避險”帶來的是更大的危險。大公司如:諾基亞,柯達……他們都曾是行業大佬,是行業的領軍者,對于別人,從來都是“望其項背”的孤獨感。但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曾經的輝煌,曾經的領先都隨時間的推移,慢慢的沒落。他們有機會去發展新的技術,但是他們選擇“安全”,不去觸碰那些新的,在自己看來是冒險的東西。
突然,巨人轟然倒下,留下了的是人們的“調侃”,和那點漸行漸遠的“情懷”。現在你會懂得,普通需要去選擇“避險”,精英更需要去“避險”。這樣的避險,不是給自己挖個坑,把自己好好的埋起來,也不能像鴕鳥,敵人來了,找個洞,把頭藏起來。我們需要的是迎擊。帶著自己的可能,自己的夢想,走出那些束縛你的“安全感”。你會發現,生命的可能性遠比你想象的大得多。
當有人勸你不要去“冒險”時,你首先對自己說,你逃離束縛住你的引力的動力足嗎?心里準備,物質準備,專業準備……最重要的是心里準備,因為一旦打破原來的秩序,你將從零開始,這是個很殘酷的事實。那是一種用“空虛寂寞冷都無法準確描述的的體驗”。
既然你選擇了放棄部分“安全感”,去走一條現在別人眼里“危險”的事,但開始走下去,你會發覺路越走越寬。某個時段你回頭看那些過程,你突然對自己笑了,選擇比走更重要。
對于普通的我們,“冒險”永遠是旁觀者的態度,我們踐行的是放棄部分“安全感”,去獲得“日拱一卒”的成長,這才是我們不被社會進步所淘汰的“避險”方法。這樣,我們才會不斷的有舞臺讓自己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