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閱讀時保持清醒或是昏昏入睡,主要是看你的閱讀目標是什么?
如果你的目標是想獲得心靈或精神上的成長,那你就要保持清醒,這也意味著在閱讀時要盡可能的保持主動,同時還要做一番努力,當然這個努力是有回饋的。
第一節、主動閱讀的基礎:
主動閱讀的核心:就是在閱讀時要提出問題來,而且在閱讀的過程中,你必須嘗試去回答這樣的問題。
只有超越基礎閱讀的層次——閱讀的藝術,就要適當的順序提出適當的問題。
閱讀要提出四個主要問題
①.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么?(主題)
你一定要想辦法找出這本書的主題,作者如何依次發展這個主題?如何逐步從核心主題分解出從屬的關鍵議題來?
②.作者細說了什么?怎么說的?(章節)
想辦法找出作者主要的想法,主題與觀點,這些組合成作者想要傳達的特殊信息
③.這本書說的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
首先你要回答前面兩個大問題,否則你就沒法回答這個問題,在判斷這本書是否有道理之前,你必須先了解這本書在說些什么才行。
④.這本書跟你有什么關系?
如果這本書給了你一些訊息,一定要問問這些訊息有什么意義?為什么這位作者會認為知道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嗎?
如果這本書不僅提供的資訊,還啟發了你的思想,你就更要找出更深含義的建議,以獲得更多啟示。
總結來說,光知道這四個問題是不夠的,在閱讀過程中,你必須要記得去提出這些問題,要養成這樣的習慣,才能成為一個有自我要求的閱讀者,除此之外,你還要知道如何精準、正確的回答問題的回答問題,如此訓練而來的能力,這就是閱讀的藝術。
第二節、如何讓一本書真正屬于你自己
如果你有讀書時提出問題習慣了,但僅僅提出了你還不夠,但如果手里有一支筆會更容易做到,在閱讀時這支筆,變成提醒你的一個信號。
為什么對閱讀來說在書上做筆記是不可或缺的是,第一,那會讓你保持清醒,第二,閱讀如果是主動就是一種思考,那思考傾向于用語言表達出來,不管是用講的還是寫的,第三將你思想出寫下來,能幫助你記住作者思想。
下面是做筆記的幾個方法
①.畫底線——在主要的重點,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畫線
②.在畫底線出的欄外再加畫一道線
把你已經畫線的部分再強調一遍,或是某一段很重要,但是畫底線太長了,便在這一整段外再加上一個記號。
③.在空白處做星號或其他符號
要慎重用,只有來強調書中十來個最重要的段落。你可能講將這樣做過的記號地方每頁折一個角,或者加一個書簽,這樣你就隨時從書架上拿起這本書,打開你做記號的地方,這樣就能換醒你的記憶。
④.在空白處編號
作者的某個論點出發初一連串的重要陳述,可以做的順序編號
⑤.將關鍵詞或句子圈出來
⑥.在書頁的空白處做筆記
把某些問題答案在空中記下來;也可以較復雜的論點,簡化說明在空白處的;或者記下全部主要的觀點發展順序,也可以做為個人的索引頁,講主要觀點依次記下來
第三節、三種做筆記的方法
1.結構筆記(structural note-making)
第一、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
第二、這本書在談些什么
第三,作者是借著怎么的整體架構來發展他的觀點,或陳述他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2.概念筆記(conceptual note-making)
在檢視閱讀的過程中,特別是比較難讀的書,你可能掌握作者對某些想法,但是你通常做不到。之后,等到你做分析閱讀,關于這本書的準確性與意義的問題,你就要提出答案了。在這層次閱讀里,你做的的筆記不再是跟結構有關了,而是更概念有關了,這些概念是作者的觀點,而當你,越讀越深時,便會出現你自己的觀點。
3.辯證筆記(dialectical note making)
主題閱讀,針對一場討論情景的筆記——這場討論的觀點由許多作者共同參與完成。
第四節、規則——習慣——藝術
所謂藝術或技巧,只屬于那個能養成習慣,而且那個按照規則來運作的人,這也是藝術家或任何領域的工匠與眾不同之處。
要養成習慣,除了不斷的運作練習之外,別無他法。
知道一項藝術的規則跟養成習慣是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