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請說明主動閱讀的四個問題
1、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么?
2、作者細部說了些什么,怎么說的?
3、這本書說的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局部有道理?
4、這本書跟你有什么關系?
二.請簡述閱讀藝術中規(guī)則、習慣和藝術之間的關系
所謂藝術或者技巧,只屬于那個能養(yǎng)成習慣,而且能依照規(guī)則來運作的人!
閱讀也是一樣的,我們先要了解規(guī)則知道并會運用這些規(guī)則,閱讀的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你要知道每一個層次是在說的什么事、怎么樣去掌握每一個層次、掌握這些層次之后怎么樣運用到日常的閱讀中、在日常的閱讀中養(yǎng)成習慣去應用這些技巧。只有在你清晰的了解這些規(guī)則,并在閱讀的過程中習慣運用這些規(guī)則,當習慣運用達到一定的程度后,把這些技巧串起來,通過這些反復的實踐、反復的訓練,可能剛開始非常的不習慣,當你正真掌握這些規(guī)則并養(yǎng)成習慣運用到一定程度、打通各個環(huán)節(jié)之后,那么你的閱讀就會達到一定的境界---閱讀的藝術。
三.如果讓您很主動地完成一本書的閱讀,您會怎么做,請列舉清單
1、首先是主動的態(tài)度!
2、帶著問題閱讀: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么?作者細部說了些什么,怎么說的?這本書說的有道理嗎?這本書是怎么架構起來的?是全部有道理,還是局部有道理?這本書跟你有什么關系?
3、首先運用檢視閱讀的方法回答以上問題,并判斷這本書是否值得我去分析閱讀?
4、在分析閱讀每一個部分過程中,運用劃線、標序號、畫問好、在空白處標記等方法做好閱讀筆記;
5、閱讀中去發(fā)散作者的觀點,他所說的這些觀點跟我所了解的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是通過什么聯(lián)系的,還有哪些內容跟這個說的道理是類似的;
6、在閱讀完這本書之后,再次回答上面的問題,去對比兩次答案之間的差距。
7、詳細的回答---這本書跟我有什么關系,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是否可以運用?
四.#張潔-20160229---第五章如何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的感受和想法
###四個收獲:
1、主動閱讀的基礎:帶著問題去閱讀①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什么?②作者細說了什么,怎么說的?③這本書說的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④這本書跟你有什么關系?整個脈絡是整體—細節(jié)--整體—細節(jié)—整體。
2、如何讓一本書正真的屬于你自己:你必須能夠以自己的判斷來掌握這本的整體或各個部分的道理與意義,并回答這本書跟我有什么關系。一個人如果說他知道他在想寫什么,卻說不出來,通常是他其實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所以說,要正真完全擁有一本書,就去把他寫下來,這個寫的過程讓你保持清醒,還讓你加入自己的思考。
3、閱讀藝術中規(guī)則、習慣和藝術之間的關系:只有在掌握規(guī)則的基礎上養(yǎng)成習慣,掌握精通后才能達到閱讀藝術的境界;
4、主動閱讀的成果:比“被動”閱讀能更快更有效的完成閱讀;回答“四個問題”;新建或者擴張原有的知識框架和結構;建立多個知識點之間的連接,以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三個感受
1、一直覺得主動這件事,就是集中精神,努力吸收書中的觀點并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通過老大這次的分享,對主動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主動不僅是態(tài)度上的主動,還有技術上如何主動。
2、這是一個信息泛濫的時代,如果你想要快速的掌握更多的知識,要擺正你的態(tài)度,更要訓練你的技巧。在這么多信息、方法中,對于如何去掌握這些信息、方法,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識別,養(yǎng)成自己對較為新奇的事物快速建立認知的方法,去了解這些規(guī)則,并持續(xù)實踐,慢慢的養(yǎng)成習慣,那么對于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你就能從這些信息中汲取你需要的來補充你自己的知識體系。
3、知行合一:最近對知行合一有更深刻的體會,一直都知道要努力的趕上老大分享的節(jié)奏,一直提醒自己趕上老大的節(jié)奏,對于我這樣一個拖延癥患者,知道和做到之間總是差很大的區(qū)別,就算自己不停的給自己壓力,可是還是在努力的追著老大的節(jié)奏,今天學習到老大的主動閱讀的技巧,那么就要提醒自己,在后面的閱讀中,要努力的做掃這些,并不斷的訓練直到把它變成自己的習慣!
###二個改變
1、改變自己主動閱讀的習慣,不僅是在態(tài)度上要主動,更要注意主動的技巧;
2、對知行合一有了更多的思考,現(xiàn)在沒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會問問自己是否知行合一,每知道一個知識的時候,都會問問自己,這個知識在自己身上有哪些可以用到的。
###一個行動
努力的追上老大分享的節(jié)奏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