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最大的不變就是變化,我們要勇于去擁抱未來,迎接挑戰。
生活有時候就是一個知心寶寶,你越是想要什么,它就越不讓你輕易得到。因為它知道輕易得到的東西,你不會去過于珍惜。
同樣的道理,有時候我們知道自己目前的生活不好,覺得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們一般會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回憶從前,覺得從前有多好,如果我能回到從前能有多好我一定會去加倍努力。一般這樣想的人都是陷入了一個誤區:覺得自己現在的認知水平足以在從前的狀態叱咤風云,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首先時間不可逆,我們不可能讓時間回流。其次認知水平畢竟只是認知水平,如果沒有結合執行力去做,你的認知水平再高也沒用。萬一你是真的很有能力,你現在努力也不晚。第二種方法是我必須去改變,我要通過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最終實現人生逆襲。于是操作系統是第二種思維的人絕大多數的現狀是到處去學習,但是最終的效果也沒有我們預期想的那么好。
事情本身是沒有絕對的對與錯,評判標準也不盡相同,事物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我們的生活也同樣如此它有酸甜苦辣,人生百味,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生活在我看來它就是一首交響曲,只不過這首交響曲中只表達了苦與樂。擁有第二種思維想改變的人,可以通過生活這首交響曲中苦與樂兩大元素來給它們來加以標簽。
想改變確實很好,畢竟我們人類歷史上很多次奇跡就是從改變開始。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清晰地認識到:改變并不能作為我們的借口。我們不能因為有了改變這個好的理由去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買單,不能總是進行自我安慰。
一般想改變的人,通過他們的做法,我們可以把他們分為兩類行動者:
1、欲望行動者
2、無欲有知行動者
欲望行動者他們有目標有追求,一般他們知道他的下一個發展階段應該重點往哪一個方向,萬一他們不知道,處于一個迷茫期。他們也會為自己的發展定一個整體的規劃,然后慢慢得去成長。最后他們會把自己優質的資源大多數都傾斜到他們重點發展改變的地方,最終實現自己的跨越式成長。無欲有知成長者就畢竟簡單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知:這個世界發展太快,如果自己不努力那就只有坐著等待世界淘汰了。他們都知道自己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但是他們沒有目標。他們想自己開一個公司,開創一個自己的事業,但是他們不知道自己怎么去做才好。于是他們也不管什么了,先學一些技能再說,反正技多不壓身。學技能提升自己的各種能力是一種好的想法,但是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你必須有耐心,你需要花時間去沉淀。二是你現在學的技能最好與之前的技能或者你之后發展的方向要有一個鏈接。但關鍵是很多人都沒有耐心,覺得自己學的過得去或者差不多就可以了。孰不知學得差不多和學會了,學會了和運用并鏈接到其他能力上面完全是兩個概念。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屈原
人生這條路有很長,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么。就像屈原所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要通過對自己人生中遇到的各種狀況,來積極地做出改變,但并非所有的改變都會如我們當初所料,中途它會發生一些不可預料性的或者主觀性的事情,這些我們都改變不了,我們能改變的是盡量把一些不確定性的事物變為確定性的對我們有利的事物去發展,比如我們可以對我們改變的這個動作做一個目標測定,以及做一個假設性的結果評估,這樣我們像好的一面去發展的機率會比之前要高。
改變,并非所有都會如我們所見,但我們可以讓它如我們所見。關鍵是你有沒有認知,有沒有執行力以及你是底層思維如何,這些條件一旦降臨,改變多半會如我們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