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這本書之前有一個有趣的線索。我簡單概括為“一個女教授給兩個男粉絲的思想雞湯”。這個女教授就是作者本人,安妮塔.埃爾伯斯,這兩個男人呢?請在書的封底頁看看書評,前兩位就能找到,正是《重新定義公司》作者-埃里克.斯密特和《創新者的窘境》作者-克萊頓.克里斯坦森。這可是兩位大名鼎鼎的大牛,如果說彼得.蒂爾的《從0到1》指出了Google顛覆式創新與壟斷的邏輯,那《重新定義公司》就是“Google爆款現象”的進一步“解剖者”,誰能比他更有話語權?但卻臣服于作者,在封底與書中均有提到,他改變了曾極力推崇的《長尾理論》,轉而開始接受“爆款策略”,只因這碗女教授《爆款》“雞湯”。再說說克里斯坦森的《創新者的窘境》,探討的是既得市場利益的微創新企業轉型,相對于0-1,更多是從1-N,書名即是問題,而這本《爆款》給出了答案,難怪克里斯坦森在推薦中提到“這本書至少要讀三遍…一、二、三…”。至于,為什么我認為《爆款》是一碗思想“雞湯”?別急,結尾定當交待。
? ? ? 好吧,切入正題,《爆款》全書總共24萬字,2016年2月第一次出版,印刷5次,賣的還不錯,核心內容一共有七章,要了解方法論,主要看標題和備注已足夠,因為邏輯非常清晰。但是深入了解書中的內容,干貨還是足夠干滴,而且信息量巨大,甚至看起有點偏論文感覺(后記作者也交待初心本是一次科研),但是,因為涉及到音樂、影視、娛樂,所以,讀起來并不累,只是要提速,不夠潮流時尚還真挺難。讀完第一遍,只記精華,我把自己重要收獲用三個段概括描述如下:
一,爆款絕招,乘流量“三步取”(1-4章)
? ? ? 這里的乘流量的“乘”,是乘人之危的“乘”(cheng4聲),要在商業的戰場里做到一騎絕塵,只有一個辦法,投資“超級IP”,一個關于爆款的符號,這個符號是什么呢?是一個明星,一套節目,一部電影,一首歌,一部mv…太多太多,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征,它們本身就是大流量的“封裝”產品,比如書中提到Lady Gaga,《美國之音》,《哈利波特》等,乘流量乘誰?總得有交待,作者短短序言定義超級IP及“濃縮流量”的符號,謂之“誰”。
? ? ? 復雜的商業社會,如何以簡馭繁,亂軍叢中取“首級”,雖然作者從CEO和決策者視角,深入行業,給出了大量研究數據圖表,投資收益對比,包括漫威的崛起案例,電影的“套路”,Lady Gaga的爆紅,甚至中央出版社收益結構,電視、電影投資試錯與總結,內容很雜,其實作者給出的是簡簡單單三個步驟:集中焦點,大規模發布,選最佳資源。
第一步:集中焦點
二八法則,馬太效應早就聽說過,但是這本書里面強調的不是80/20,而是80/1,簡直是升級加強版本,華納兄弟的電影投注經驗,在書中有充分描述,慢慢看,還可以找找有沒有漏掉的好電影,好音樂…。投注爆款,就像陽光普照了大地,唯有“焦點”才可聚熱成火,形成爆點。
第二步:大規模發行
書中提到了有限發行了,大規模發行兩種模式,但對于電影音樂這類市場,同時具備交易成本低,邊際成本低,搜索成本低3個特征,那大規模發行與營銷幾乎是必選。比如:QQ音樂上周杰倫的專輯,充值馬上能買到(交易成本低),我買了對你們買不買毫無影響(邊際成本為0),茫茫歌海,誰的好聽?沒關系,各種偏好音樂排行榜,怎么打榜都可以,平臺精選,我們享受(用戶搜索成本低)。這種信息高度對稱的市場是典型“互聯網”扁平市場,大規模發行無疑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第三步:選最佳資源
錢砸進去了,牛逼也大規模吹出去了,當打造爆款的過程中面臨選擇時怎么辦?選最好的!所謂不吃螃蟹非好漢,大概是作者給出的選擇利器,第四章中內容從經濟學上能給出很好的解釋,明星為什么能贏取天價報酬?趨勢還在加強,因為很簡單,他們所封裝的“流量”最大,最穩定,風險最小。當然,這部分書中也給出了多種段位分析,其中段位最高的就是曼聯的弗格森,別人用錢來投注超級明星,而他能用時間、眼光、體系、智慧來投注,最后用高價賣給前者,比如C羅、貝克漢姆…案例太多,這才叫傳奇。另外,作者終究還是女人,第123頁的錯誤“荷蘭后衛范佩西”著實讓我懷疑是不是另有一個范佩西。
二,數字時代的兩大認知顛覆
數據時代讓我想到了中國文化中關于“1生2,2生3,3生萬物”。西方世界更簡潔,只要0和1,二進制塑造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扁平世界。即使地球另一邊,距離我最遠的人,我們也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所以在這樣的互聯網時代,有兩個概念得到了普遍認同,第一個就是基于興趣部落個性化偏好特征形成的《長尾理論》,大概意思就是每個人的偏好不一樣,比如新浪微博就是根據自己興趣,聚集在一個小范圍內,形成特殊需求與供給,從而形成,長長的尾部市場。第二,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去中介化”。但是《爆款》這本書,在這兩方面,刷新了我們的認知。仔細一想,還是挺好理解,長尾理論只能用在信息不對稱的非數字化市場,比如房地產,比如萬科再牛,能做到市場份額10%+嗎?能在別人項目土地上把房子推了再蓋嗎?顯然不行,長尾是必然,然而趨勢則一定不是“更長”。再比如去中介化,其實就是中介“平臺化”,所有的平臺升級了“中介”,信息不對稱可以大大減少,用戶搜索成本低,進而形成強有力的“渠道”,為什么現在微商火?為什么餐飲都掛餓了么?還有淘寶、ios、安卓、甚至是地產行業的鏈家,本質上,他們不是“去中介化”,而是“中介渠道化”,這個渠道,對上一段的第二招“大規模發行”太重要了,好酒還真怕巷子深,要知道我國手機前三,vlvo,oppo,就是靠著渠道的力量。在《鋼鐵俠3》中唐尼使用vivo手機的鏡頭,就是例證:超級明星,在集中投注和大規模發行的爆款電影中,使用了vivo手機,典型的乘流量。
三,一切皆有“爆款”,包括自己
女人的書,讀書筆記真心不好記,我用了3個+小時,三個段落,從“三步取”,“兩個顛覆”,“一切皆有”三個方面來記錄讀書精華,畢竟明星是明星,扯回到現實,除了有時脾氣爆,自己好像也沒撒“爆款”,那讀書對自己有什么收獲呢?我覺得有,而且還很大。作者的段落邏輯里,其實已經藏著一段關于卓越的潛臺詞,當然,我洞察到后也信心滿滿,受益匪淺。我們自己處于一個什么樣的“市場”?餓了會吃,渴了會喝……自己的世界里,身上的每一個細胞,每一處感官,每一個神經相互連接著,高度協同,信息傳遞成本幾乎為零,大腦、身體就是“自己世界”連接萬物的大平臺,按照作者的理論,自己的世界,完全復合爆款策略,第一和第二章提到了要集中投注“自己”,注意力、時間、金錢,給自己對標一個點放手砸進去,當然還要注意社交圈子(現實平臺)的“大規模發行與營銷”,這叫渠道整合。作者的第三第四章也提到了“超級明星的回報”,投資了自己,封存了能量,具備了自身價值,才有外界的資源來投資,才可能成為“超級IP”,擁有超級回報,作者用第五章和第六章闡釋了,如今信息互聯網時代的秘密,也探討了未來的趨勢,而且,勢!不!可!擋!
所以,后記標題“一切皆有爆款”可以為自我箴言:“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