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初稿)
? ? ? ? 今年春寒,所以家里的芍藥花,沒有按時開放。
? ? ? 芍藥別名紅藥。中國本土的“愛情之花”。此言何出?這就要從中國的情人節說起了。中國的情人節是那天,我想答案不外乎就是“元宵”“七夕”而已,但真的是這樣嗎?否。
? ? ? ?那元宵節不是情人節,是干什么的?有人曾說:“當下中國的節日不管是干什么的,除了吃就是購物。”古代可不是這樣的,請看 南宋 吳自牧 的《夢梁錄》:“正月十五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所以這跟情人八竿子打不著。要說元宵跟情人有關或者沾邊那就是歐陽文忠公寫的《生查子·元夕》了。全詞如下: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 ? ? ?而七夕更不是了。 七夕不知何時成為了情人節,我無從考證。但我覺得那就是沒文化的商人弄的一個騙局,那就是一個詐騙。農歷七月七,是什么日子,那是農忙時節啊!農諺說“春爭日,夏爭時,莊稼宜早不宜遲”對于農民來說,夏天是一個忙碌的季節,哪來的心思去戀愛呢?再說七月七,大熱天,赤熱炎炎,那來的心思去談戀愛啊!
? ? ? ?那七夕這一天是干什么的。這我們得從七夕的起源說起,七夕始于楚國的漢水流域。明代的羅頎在《物源》中說:“懷王初置七夕,婦女是日以彩縷等七孔針,陳瓜果于庭,以乞巧,有喜子網瓜上為得巧之驗。”所以七夕是乞求智巧的,是勞動節。在這天要進行勞動技能的競賽,所以也叫乞巧節。說到這兒有人還會說,不是還有牛郎織女的故事嗎?牛郎織女的故事,主題不是愛情,而是男耕女織,是在倡導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生活,中國古代是一個以農業為本的國家,歷代帝王都鼓勵人民以農為本。
? ? ? ? 中國有沒有情人節,有!上巳節。在那一天,三月三。
? ? ? ? 三月三,暮春時節,春風和煦,春服既成,草木萌動,這個時候就連樹上的鳥兒也開始談戀愛了,那地上的人就不用說了。所以周代規定,這一天未婚的男男女女可以到河邊踏青,合法地自由戀愛。《周禮·地官·媒氏》的記載:“仲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如果女孩子看中哪個男孩,就會邀請他一起到河邊去玩。如果兩人情投意合,還會相互贈送芍藥花。有詩為證:
《詩經·國風·鄭風·溱洧》
溱與洧,方渙渙兮。
士與女,方秉蕑兮。
女曰“觀乎?”
士曰“既且。”
“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溱與洧,瀏其清矣。
士與女,殷其盈兮。
女曰“觀乎?”
士曰“既且。”
“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
什么意思,且看翻譯:
溱水洧水長又長,河水流淌向遠方。
男男女女城外游,手拿蕑草求吉祥。
女說咱們去看看?男說我已去一趟。
再去一趟又何妨!洧水對岸好地方,地方熱鬧又寬敞。
男女結伴一起逛,相互戲謔喜洋洋,贈朵芍藥毋相忘。
溱水洧水長又長,河水洋洋真清亮。
男男女女城外游,游人如織鬧嚷嚷。
女說咱們去看看?男說我已去一趟。
再去一趟又何妨!洧水對岸好地方,地方熱鬧又寬敞。
男女結伴一起逛,相互戲謔喜洋洋,贈朵芍藥表情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丁酉三月十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