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花開之(二)何奈其人(1)

在何奈的家鄉,何奈的父親是方圓幾十里有名的木匠。

在父親兩歲時,何奈的爺爺去世了,父親五歲時,何奈的奶奶去世了,在他父親七歲時,他父親幫人放的那頭牛也死了。這下子,何奈的父親徹徹底底成為無依無靠的孤兒。

當時村里人見到那個瘦弱的男孩,人人搖頭:“福兒這孩子活不長。”不承想,這個大號叫何得福的孩子靠東家一口粥,西家一口水,奇跡般地活了下來。又靠一手好木匠活娶了老婆,還一口氣生了四個兒子,最后一胎添了個丫頭。

初為人父的何得福喜不自禁,將大兒子取名為“大寶”,足以見得其發自肺腑,如獲至寶的喜悅之情;二兒子出生時,喜悅之情還延續著,因此二兒子被喚作“二寶”。

后來兒子們接連出世,何得福在養育孩子們的過程中,感覺到那哪里是寶啊?分明就是一堆討債鬼,無底洞。

每天晚上,干完一天的活,腰酸背痛想上床休息之時,卻看見一張不大的破床上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光屁股的孩兒,他還得東挪西移把這些孩子擺開,給自己開辟一塊能稍微放平身子的地方。這種情形之下,三寶四寶實在難以喚出口,恨不得改叫三狗四狗。而那被喚作“寶”的,也沒享受過寶的待遇,基本上是能走就開始幫父母帶弟妹,能跑就開始幫父母放牛。

錢鐘書說,葡萄牙人講:“會生孩子的人先生女兒。”因為相當于給自己生了個好幫手,可以幫著做家務,看護弟妹。

何得福和他的老婆當然不知道錢鐘書,更不知道葡萄牙人,他們只是從生活實踐中感知到,如果頭胎生了個女兒,日子應該稍微方便些。

既然沒有女兒做幫手就只能充分挖掘兒子們的潛能了。這一挖掘培養,二寶就脫穎而出了。實際上,當時能稍微使得上勁,具備被發掘成為母親幫手的也就大寶二寶兄弟倆。

大寶外貌偏向其父,俊俏一些,口齒伶俐一些,自小就得父母寵愛多一些;二寶呢,外表偏其母,一張方正的大嘴,卻不似大寶愛說話,性子還慢,人有些迷糊老實,經常是大寶戲弄和欺負的對象。

二寶嗜睡,上學老是遲到,大寶倒是每天早早去上學,卻從不叫醒酣睡中的二寶。后來其母發現問題,叫大寶每天叫醒二寶。大寶叫倒是叫了,但臨走前一腳將二寶的鞋踢進床底。二寶找鞋又花半天時間,起個大早,還是遲到。這二寶在其父母心中就是有些蠢笨,不大招父母待見。

但二寶也并非一無是處。

二寶每天放學回家沒有家庭作業,一回家就幫母親干活,不像大寶回到家還有做不完的作業。二寶其實是每天在學校就把家庭作業寫完了。這二寶性子看上去雖慢些,卻并不真蠢笨,成績還挺好。

因此母親難得的表揚一回二寶:“還是二寶好,不用寫家庭作業,給姨幫忙。大寶的作業咋這么多!”

他們將母親叫“姨”,父親叫“爺”,爺卻叫“爹”,瞧這輩分岔的!

俗話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二寶得到母親的夸獎,更是鉚足了勁,每天趕緊趕忙地在學校寫完作業,干脆連書包都不用帶回家了,回家就全部身心地投入到燒火做飯中。

有時候表現太過突出也不一定能帶來好的后果。

何二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何得福夫婦挖掘出了二兒子的潛能,發現比想象的還要好,于是在二寶原本應該讀四年級時,一聲令下,不用去上學了,在家專職燒火做飯兼為生產隊放牛掙工分,打算將何二寶的業余愛好變成專業技能。

二寶實在沒想到是這一結果,雖百般不愿意,但胳膊拗不過大腿,只得含淚相信其父的口頭承諾,在家干一年,干一年后再回學校上學。

這一年,二寶應該說是有功勞的。但由于一個重大錯誤,功勞化為烏有,苦勞都沒有,還幾乎連命都沒了。

問題還是出在瞌睡大上面,坐在牛背上都能睡著,結果牛吃了生產隊的莊稼,不但沒幫家里掙到工分,還要賠工分。

何得福夫婦素來覺得錢比命重要。得知這一消息時,二寶他姨順手抓起一把鋤頭,嗷嗷叫著撲向二寶。這二寶平時性子慢,有些迷糊,此時卻絲毫不含糊,跑得比兔子還快,否則真要成就了他母親大義滅親的壯舉。


(未完待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基于二寶的嚴重錯誤,一年家政服務期滿之時,何得福單方面撕毀口頭協議,要求二寶繼續從事家政服務。 可二寶卻一心想去知...
    敏兒故事閱讀 483評論 0 10
  • 在何奈的家鄉,何奈的父親是方圓幾十里有名的木匠。 在父親兩歲時,何奈的爺爺去世了,父親五歲時,何奈的奶奶去世了,在...
    敏兒故事閱讀 455評論 3 14
  • 妹妹五十多天,肖雪的爸爸媽媽要離開濱海了,因為二嫂也快要生寶寶了。何奈跟他的父母還有大哥商議,讓他的父母過來照顧肖...
    敏兒故事閱讀 534評論 5 13
  • 出發A市 清晨天空中還留有一絲細雨,王濤早已背著把鋤頭歸了家。放下鋤頭。脫下蓑衣對妹妹說。東西整理好了嗎?我們要走...
    1919忘千愁閱讀 748評論 1 0
  • 這是該給您卻從沒發出的祝福, 七十年前您用生命換來的啼哭。 早就想問您一聲親愛的媽媽好, 卻聽不見您的回應信無法寄...
    黃泥村人閱讀 227評論 3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