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花開之(二)何奈其人(2)

基于二寶的嚴重錯誤,一年家政服務期滿之時,何得福單方面撕毀口頭協議,要求二寶繼續從事家政服務。

可二寶卻一心想去知識的海洋遨游,冒著被他父親打死的危險自己去學校報了名,好在那時候生產大隊的學校基本不用交學費,只需參加學校統一組織的義務勞動掙工分以抵學費。

二寶擅自報名之后,果然遭到父親一頓暴打,并揚言仍不讓他上學。好在那差點大義滅親的母親,在這點上比父親深明大義一些,何二寶才得以重新回到學校繼續深造,跨過四年級直接讀五年級,什么也沒耽誤。

說來也怪,這何得福自小作為孤兒,肚里沒有吸過一滴墨水,可養的兒子卻個個能讀書,似乎有一肚子的墨水。

大寶自幼愛讀書,高考時一舉奪得全縣的文科狀元,分數竟超過了當年北大分數線十多分。可北京太過遙遠,何得福在肚里一劃算,在省城上大學也是上大學,卻可以在路費上省掉不少錢,遂命兒子填了省城的大學。

兒子上了省城大學,那也是名震方圓幾十里的大喜事,何得福走到哪兒都有人打招呼、道恭喜,從未受人如此尊重的何得福,腰桿子都挺直了許多。只是一想到兒子讀書的花費和那一堆張著嘴等著吃他喝他的半大小子,剛剛挺直了幾分的不堪重負的腰桿子重新又塌了下去。

那是八十年代中,何二寶已上高一了,也在大寶曾就讀的縣城重點中學重點班。

何二寶讀書如有神助,從初中開始,成績比大寶還要好。學校的老師預言,這何家又要出一個高考狀元了,真是祖墳埋得好!老師的話傳到何得福的耳朵里,勾起了何篾匠的愁緒,和藏在心里好久的心事。

何得福承蒙他父親撫養到兩歲,而自己撫養這些兒子們到十幾歲,并且還培養了一個大學生,光宗耀祖,早就超額完成了這輩子的任務。何得福認為自己對得起祖宗,對得起那幫討債鬼。他覺得有一個兒子光宗耀祖就行了,其余的能識字就不錯了,一個個都在學校待著,不干活吃閑飯,憑什么你們都享清福,老子一個受苦?要知道,現在上學不比生產隊時期,上學是要交學費的。

何得福有一年在縣城幫人干篾活,看見別人都穿皮鞋,何得福那時才三十來歲,也愛美。花錢買了一雙人家的舊皮鞋,擦得油光可鑒,舍不得穿了在地上走,每天晚上睡覺時穿。過了一個星期的癮,還是舍不得穿了下地,最后轉手賣給別人,還賺了兩塊錢。

何得福覺得自己是個無比精明的人,吃虧的事是不做的。而眼下他覺得最吃虧的事就是繼續供二寶讀書。光宗耀祖,也不指著他二寶了。再說了,看二寶那蔫不拉嘰的樣子,也不像有出息的。何得福尋思著不讓二寶讀書了,苦于一時找不到好的借口。畢竟兒子大了,何得福不能輕易給自己結下個仇家。

每個星期天,二寶要從學校回家,帶上一個星期的米和咸菜,再去學校。二寶是節儉到不能再節儉,從來沒在學校飯堂買過菜,總是咸菜就白飯。但每次從家里拿米和咸菜時,何得福的臉就陰得嚇人,讓二寶每次見到他比見到閻王還怕。二寶每每考了好成績回家,何得福不但不高興,反而心里添堵。發展到后來,二寶的優異成績硬是攪得何得福寢食難安,夜不能寐。

好在機會總是留給那些時刻準備著的有心人。

在二寶讀了半年高一,大概高一上學期快結束時,一個絕好的機會終于讓何得福逮住了。天地良心,何二寶也還真怨不上他父親,要怨也只能怨他那貪睡的老毛病。

話說某天中午的午休,二寶睡得那叫一個香,起床鈴響的時候,他仍在呼呼大睡。同宿舍的同學正是十五六歲男孩子愛作弄人的時候,大家一起去教室上課,不但沒叫醒二寶,還將宿舍門給鎖上了。

第一節課上到一半左右,二寶迷迷糊糊醒過來,趕緊起床去上課,卻發現門被鎖上了。其實宿舍就在一樓,從窗戶翻出去易如反掌,但二寶是個憨厚老實的孩紙,沒想到這法子。其實從思想根源找原因,還在于二寶那天的覺沒睡透,迷迷糊糊著還想睡呢,既然門被鎖上了就繼續回床睡唄,壓根兒就沒想過一定要想法子出去上課。

于是二寶干脆酣暢淋漓地睡了一個下午,等他嘗到了睡覺睡到自然醒的美好滋味時,大事不妙了,班主任發火,非叫二寶回家請家長不可。

其實這事兒也不至于這么嚴重,要在以往,班主任也不會這么對待二寶。二寶成績好,還是班長,班主任一直待他不錯的。

可這段時間,正好班主任與學校團支書因為某個關系到前程的事情發生競爭,班主任不幸被PK下來。更不幸的是,何二寶與團支書有著遠房親戚關系,于是班主任便將一腔無名火發到二寶身上。

何得福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到了學校,班主任都不用見,直接將二寶的行李從宿舍一擔子挑回家去。

今天,王老吉PK加多寶,和其正消失了;360PK金山,卡巴斯基消失了。當年,班主任PK團支書,何二寶從學校消失了。

忐忑不安地守在村口等著父親歸來的何二寶,眼巴巴盼回來的卻是挑著自己行李的父親,何得福終于名正言順地完成了自己多年的宿愿。可少年何二寶眼中的悲傷,卻是非一般鐵石心腸的人忍心直視。

輟學之后,二寶被何得福按早就計劃好的那樣送去親戚那里學做泥瓦工。在學做泥瓦工期間,二寶給人的總體印象是心事沉沉,為這,父親沒少捎話來罵他。

有一次,這心事過重的孩子,一個不小心,從三樓的簡易腳手架上直直摔下去。在人們的驚呼聲中,這個似乎有些迷糊的孩子卻雙手靈敏地抱住了一樓一根橫木。大家伙兒都說這孩子“大難不死”。

其實,大難不死這事對二寶來說,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經歷,早在他襁褓時期就經歷過一回。

那年春節何得福和老婆帶著七八個月大的二寶去走親戚。夫婦二人挑一對籮筐,一邊籮筐盛著二寶,一邊籮筐盛著何得福夫婦視作心肝寶貝的要送給親戚的節禮,雞蛋啊,糍粑啊,山藥啊。

一路走得熱了,來到一座江堤上。夫婦二人放下擔子,休息一會兒。因為那些山藥、雞蛋太過寶貝,夫婦二人放下擔子時,心思全部在盛雞蛋山藥的這邊籮筐上。

夫婦二人齊心協力地把這一籮筐放到平穩的地方,以防傾倒;且不曾想另一邊籮筐中的活物不知危險就在腳下,且不甘寂寞地扭動了一扭,于是那籮筐帶著二寶嘰里咕嚕沿著江堤滾下去。同樣是在一片驚呼聲中,籮筐在落下江的前一刻被江邊的一塊石頭卡住。

二寶撿回一條命。不過那七八個月大的小嬰兒似乎也知道害怕,受了驚嚇,得了一場重病,而且很久不見好轉。后來在村里高人的指點下,拜了江邊那塊石頭做干爹,二寶的病才一天天好起來。

(未完待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