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行動營以來,每天幾頁書的習慣算是堅持下來了,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關于讀書的思考。
01為我所用的讀書思維
我習慣于逐字閱讀,仔細推敲每句話的含義,以及找到上下文之間的關聯,這應該是應試教育下閱讀理解的后遺癥,所以也覺得只有用這種方法才算是真正地讀過了這本書,所以每本書都需要很長的時間。但在讀《拆掉思維的墻》時,我首先選擇了與職業相關的內容,因為這是我迫切希望了解的,所以對書中的觀點印象最為深刻,也深受啟發。讀書是為我所用,而不能“閱讀理解式”的思維所綁架,但因為我之前沒怎么讀過書,所以覺得整本書的內容都是比較有用的,不過我堅持從頭到尾讀完的理由應該是有用,而非完成一套程序。所以不管你怎么讀選擇用什么方法讀,請選取對你有用的內容。
02可以擠出來的讀書時間
上下班的路途,下班后的時光都是用來讀書的好時機,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擠一擠總會有的,關鍵就在于你是否認為讀書這件事值得你花時間。所以好好規劃你的時間,擠出一些時間來讀書和成長。
03積極地反饋是堅持的動力
每天早上,我都堅持在荔枝上更新自己的有聲讀物,每天一章,會收到零星的點贊和評論,但這些互動讓我覺得有成就感和責任感,當我想偷懶的時候我會告訴自己,那么多人等著聽你播下一章的內容,我怎么可以偷懶呢,所以即使是睡懶覺的周末,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也要錄完今天的內容。
在簡書上的輸出也偶爾會得到反饋,這些不間斷地小驚喜讓我選擇堅持。而且昨天的晨讀材料讓我想起了之前讀過的鄉土中國,所以有了寫作的思路,我想是不是我已經在慢慢地上路了呢,所以為了更好地前進,我要繼續向前,即使道路艱難,就像今天的我,又不知道寫點什么。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其實我已經感受到了書籍的魅力,我會把讀書這件事堅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