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婆婆打來電話,讓我們回老家吃晚飯。我拉著俺家老閻和女兒到家的時候,婆婆正忙活著將我最愛吃的炸帶魚和女兒最愛吃的麻辣豆腐端上桌來。不禁為她的貼心而感動,她總是能洞悉每個孩子的喜好,一陣陣暖流在心底蔓延,繼而排山倒海般泛濫。
其實我們十天半月就會回家一趟,尤其是婆婆給我打電話,只要女兒不上晚自習,不管多忙我們都會第一時間趕回家。公公臥病在床已有半年多,且每況愈下。
公公每次看見我們心情都會格外好,飯量都比平時增了不少。飯后,話了一會家長,眼看九點多了,我們起身要走,公公躺在床上招呼著女兒說:“再玩會,再玩會吧。”我們不想拂了他的意就又坐下了。這時,婆婆端上了洗好的水果,一面招呼我吃水果,一面說:“孩子,媽想跟你說個事,我們那片樹前幾天賣了,加上那幾棵銀杏樹,一共賣了五萬多。我想把這筆錢先給你弟弟用,他原先那房子沒賣,又買了現在這幢,光房貸一月就兩千多,跟你弟媳倆人上那班工資也不是很高,日子看起來比你們要吃累。這是我自己的想法,先跟你說說,我還沒跟你弟說。來年栽上樹苗,等下一次賣了錢再給你們。”
我忙不迭地說:“不要,不要,我們不要,你跟爸健健康康的對與我們來說比什么都強。”
這就是父母,心里裝得滿滿得全是子女。其實弟弟他們生活也算不上拮據,假如將那套房孑賣了的話,生活也是很富足的,倒是老人家很讓人擔心,公公的身體每天得用大把大把的藥陪著,婆婆畢竟也六十多歲的人了,也沒有別的經濟來源,想到這我就說:“媽,現在他弟兄倆都將近四十的人了,不用你再為他們操心了,錢你自己放好,想吃什么就買,還有爸的身體也需要錢。”
作為兒媳,我不能多說什么怕老人多心,一切還得老人自己拿主意。兒孫自有兒孫福,真不忍心我們小輩們再拖累老人。
其實我的爸爸、媽媽又何嘗不是這樣!這也是令我最心疼和擔憂的事。在他們眼中,自己的孩子始終沒長大,無論年齡多大。他們這一生任勞任怨,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辛苦苦積攢一輩孑,在小城里給弟弟買上房子,交完首付手里已所剩無幾。弟媳在商場開著一個賣時裝的門店,在經濟大簫條的大趁勢下勉強度日。弟弟在一公司上班,每月就那三千來塊,還得撫養兩個孩子,日子過得捉襟見肋。爸、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家里養的豬肥了,賣了錢悉數送來,一心想讓兒子過得輕松點。收了莊稼,賣了糧食,也惦記著兒子還房貸的日子就在眼前,馬不停蹄來遞到兒媳手里。
老兩口在家勒緊腰帶,省吃儉用,看到父母這大把年紀了還得為兒女操心受累,我的心痛得無以復加。為了心里能好受點,每次回家,走時都會拿出點積蓄來,藏在抽屜里,被子底下或者大衣口袋里,到了家再打電話跟媽說聲,知道假若當面給父母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要的。
或許天下的父母都里一樣的,他們為了子女吃苦受累,卻還樂在其中。可憐天下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