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人生如寄
今天中午,剛把兒子哄睡,婆婆打來電話,還是想讓我們把兒子送回老家,她幫我們帶。
關(guān)于這事,之前,也說了好多次,但我和愛人一直沒同意,并不是擔(dān)心她帶不好,而是考慮這兩年她身體不好,希望她能好好歇歇,讓自己健健康康的,兒女們在外也少些兒掛念。就在上個月,腿還疼得走不成路,大把大把的止疼片吃下去,一點兒效果都沒,疼得自己對自己的腿又捶又抓的直哭。公公帶著她來許昌理療、扎針、埋線治療了幾個療程,再加上這段時間的休息,剛好了才幾天,就又提出要幫我們帶孩子,真是閑不住啊!
與愛人結(jié)婚差不多十年了吧!除了懷女兒時在老家住了幾個月,其余時間,不是在外瞎忙,就是在自己的小家?guī)Ш⒆樱挥写汗?jié)才會回去住上幾天。因此,與婆婆相處的時間并不多,但在這不多的時間里,我已深知婆婆的要強(qiáng)、能干、吃苦、耐勞都是勝常人一籌的,另外也是一個為家、為兒女甘愿奉獻(xiàn)一切的偉大母親。
就說幫我們帶孩子這事兒吧!女兒十個月斷奶后,就一直放在老家,由她幫我們帶到快要上幼兒園時才接走。有了兒子后,她又是一直張羅著要帶,但因力不從心,沒能帶成,于是,就總覺過意不去。在一次閑聊時,婆婆還說:“沒給你們帶壯壯,老了,爬挪不動了,咋好意思吃你們那碗飯呀!”聽此言,不由得心頭發(fā)酸,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您為您的兒女已付出了所有,如今,已近古稀之年,竟還覺得為孩子們做得不夠多,只因身體的原因,沒能帶最小的孫子,就出此言。依您吃的苦,受的累,付出的心血汗水,莫說一碗家常飯,就是讓兒女們“日用三牲之養(yǎng)”,您也是受之無愧的!
不養(yǎng)兒不知報娘恩,不帶兒不知帶兒的艱辛,如今身為人母的我是深有體會!其實,與婆婆那代人比,我已經(jīng)夠幸福的了,日常,只需帶好一雙兒女、做好家里瑣事即可,不用為生計操心!而婆婆那代人,除了生兒育女要養(yǎng),身為農(nóng)人,田里的活要干,家里的事兒要做,還有一家老小的四季衣服及鞋襪都得親手縫制、漿洗。因為那個年代,還不屬于商品經(jīng)濟(jì)時代,尤其是在農(nóng)村,一切都還很落后,真是白天忙,晚上也忙呀!忙了大半輩子,就把忙當(dāng)成了一種習(xí)慣,老了老了,還是不會歇一歇,難道非要到油盡燈枯那一天才肯停下來嗎?
婆婆,不,應(yīng)該叫媽媽!媽媽,歇歇吧!您的兒女都已長大,都已成家立業(yè),不要再為我們操心操勞了。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dān)憂”,其實,我想說“母若有疾兒亦愁”!所以,如果您實在閑不下來,非要做什么不可,就請保養(yǎng)好身體莫生病,讓在外的兒女少一份擔(dān)憂,就是為我們做得最好的事情!也是我們最大的福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