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怎么這么笨,教不會啊?
這年頭,想學開車真不容易,以前只是耳聞,今天還真發現身邊就有典型例子。
最近,住對門的鄰居,辭掉工作,一心一意考駕照,過五關斬六將,終于走到了科目三這個關鍵節點。
晚上,練車回來,和他閑聊,了解下學車情況。
一向淡靜的鄰居,今天似乎有些激動:“開車上路之前,教練一聲不吭,也不講下要點,結果等某些環節,該踩剎車沒踩,教練就用很重的話訓人,一副老子天下第一樣子。”
教練的霸道,早有耳聞,以前據說還要送禮,請吃請喝,才有練車機會;經過多年整頓,現在風氣比以前好些,但沒想到,司機牛氣,還是如同往日。
2
資源壟斷,造就駕校教練的牛氣
有時候在想,憑什么就要去駕校學習,學車就有那么難嗎?
記得小時候,學習自行車,也沒有老師,都是放學后,自己偷偷騎家里老式自行車練著,不是照舊學會了?
那時候,我們都是自學成才的天才,現在,則都成了狗才。
我相信,若可以不去駕校,就可以自行學車、考試,大家肯定也會沒問題。
駕校之所以牛,無非是你若想考駕照,必須通過它來進行,可謂僅此一家別無分店。
駕校,就是對考試資源的一種壟斷。
3
駕校的牛掰,誰來打破?
滴滴橫空出世,打破了傳統出租車公司壟斷地位。
它憑借互聯網技術,讓無論出租車、還是私家車,都接入同一個平臺,一切透明化,即,你不拉我,我就坐別人順風車,讓以前的出租車公司牛氣不再。
那么,駕校的壟斷,何時能夠打破?
關鍵還是放開市場,讓駕校引以為傲的考試權利取消,人人可以可以自行考試。
其實,從2016年4月1日開始,國家已經在全國16個城市開展自學直考試點,試點城市包括天津、包頭、長春、南京、寧波、馬鞍山、福州、吉安、青島、安陽、武漢、南寧、成都、黔東南、大理、寶雞16個城市。
變化如下:
①試點自學直考,某些駕照可以不去駕校學;
②約考不再依賴駕校,可自主選擇考試時間和考場;
③駕校不再一次性預收全部培訓費。
隨著試點城市全面推行,最終全面推廣駕照直考,這是未來的大趨勢。
4
能否有一種商業模式,把駕校干掉?
都說互聯網將改變一切行業。
這些年,互聯網改變了出行,如滴滴、摩拜單車;改變了餐飲,如早期的窩窩團,現在的美團、餓了么等;
互聯網能否改變駕校行業?
正如晚上和鄰居探討的,能否類似網約車一樣,在網上約考?通過整合社會私車資源,做過平臺,來個共享考駕照?
其實,我們可以先來看看這個行業。
2006-2013全國機動車駕駛員人數及增速
從規模來看:
我國人口為13.75億(2015年數據),據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達1.94億輛,即便假設是1.94億人擁有駕照,那么剩下還有11.81億無駕照,再扣掉2億老年人數,就是9.81億;
以上只是簡單數據加減,但可以看出考駕校人數還是很龐大的。
從技術來看:共享經濟席卷全國,小小駕校自然不成問題。
從法律上來看:自行學車政策放開是必然的。
從盈利模式來看:滴滴的盈利模式未嘗不可以借鑒;
互聯網時代,不改變,就是找死,對于駕校,且行且珍惜吧。
歡迎關注胡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