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好的計劃、靠譜的戰略和深刻的市場分析往往迷惑了創業者的心智,而忘卻了誰是自己的客戶、客戶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其二,當發現常規的管理方式無法引領企業走出困境時,部分創業者就會變得一籌莫展。
實際上,新創企業的管理是有章可循的。
但是,越是處于動蕩的情境,企業越需要展現出靈活運用管理手腕的能力。創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在于企業的商業靈活性。
精益創業在面對全然未知的市場未來時,將不斷迭代自身對實踐的認知,不斷消除企業浪費的根源
精益創業是幫助創業企業家提高成功幾率的一系列實踐。新創企業是一個在極端不確定的商業情境中,通過開發新產品或新服務而創造價值的機構。
新創企業的關鍵是將創業企業家的夢想轉變為價值。
創新是企業成功的核心所在
為此,我們需要重建“學習”的概念,即“經證實的認知”
成功地執行一項無意義的計劃是導致失敗的致命原因,而經證實的認知則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首要方法。
而是“真的需要做這個實驗嗎”,“圍繞著實驗的推進,我們能夠取得有價值的發現,并以此為基礎開展可持續的業務嗎”
所以,如果你無法失敗,就學不到東西。
在精益創業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采取試驗測試的戰略來推進
在實驗時,有兩個重要原則需要遵守:化整為零和實驗也是產品。
化整為零是把大的愿景分解成一個個獨立的部分
實驗的意義在于找到那些“早期使用者”,并獲得他們的反饋以改進產品。
事實上無論是新創企業還是一些知名企業,都可以看作將理念轉化為產品的催化劑
一旦新創企業明確了“價值假設”和“增長假設”,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盡快通過研發出最小化可行產品,并投入市場進行檢測。
如果你想讓哪里得到發展,就去衡量評價哪里”
意思是“親自去看”,掌握一手信息并做出基于現實的決策。
“現地現物”是設計界檢驗價值假設和增長假設的常規方法
這一方法正是高度實驗性和迭代式的:根據客戶需求判斷快速建模,并不斷向客戶取得印證進行優化改進
分析癱瘓癥是指那些躊躇不前,無休止地調整計劃,卻不肯邁出危險的第一步。
產品和顧客之間微妙的互動關系,是根本無法依靠在會議室中的觀察和理論分析得到的
這就需要創業者們通過化整為零后的“最小化可行產品”不斷去驗證市場對價值假設和增長假設的回應。
事實上,先進行產品開發并追求完美,然后再查看顧客對產品的反應,這種方式會帶來很多浪費
而且完善是沒有止境的,早期顧客也很難準確地指出那些早期產品的不足
最小化可行產品告訴我們:不管某項工作在當初看起來多么重要,只要是“開發-測量-認知”流程之外的任何動作,都是浪費。
如果我們不知道顧客是誰,我們就不知道什么是質量。
需要記住的是:先發優勢對于新創企業而言幾乎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唯一的制勝之道是比其他企業學得更快!
要知道,最小化可行產品僅僅是學習認知過程中的一小步,通過這種不斷的驗證與嘗試,你和你的團隊將認知到公司戰略或是產品設計中的不足。
執行不到位
新創企業需要一套全新的核算方式來支持顛覆式的創新。
創新核算的目的在于把信念飛躍的假設轉化為定量的財務模型
單一客戶的平均獲利;
獲得新顧客的成本;
現有顧客的重復購買或使用率(即客戶黏性)。
創新核算可以分為三個步驟:確定基準線、調整引擎、做出選擇。
確定基準線,就是利用最小化可行產品確定企業當前所處階段的相關數據。
我們將這一過程叫做調整引擎,即把企業的增長引擎從當前的基準線調至理想狀態。
有助于新創企業發展的衡量指標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即:可執行、可使用和可審查。
可執行:一個產品或服務的成績報告要想可執行,就必須清晰地顯示出其中的因果關系,否則就是虛榮指標
可使用:一個產品或服務的成績報告,應當是全體員工做出行動決策的方針指南
可審查:確保數據對于所有員工而言都是可信的。
這個挑戰就是做出何時轉型的決策
成功的轉型必須立足于創業者對當前情境的認知,包括對增長引擎的驗證
創業者要記住,潛在客戶提出的要求并不都是普遍而合理的需要,但是這些要求卻往往會給企業造成價值假象
不要等到公司出現資金短缺才開始轉型。
驕傲、缺失和恐懼
驕兵必敗
缺失指的是創業者對于清晰的衡量目標(即前提假設)的認知缺失
他們擔心承認失敗會削弱自身的影響力,引發團隊士氣的挫敗,會為尋找到更多的投資和建立顧客信任帶來困難。
可是他們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現實:主流客戶群有著差異性更大、更為苛刻的需求
轉型意味著公司將采用新的產品、不同的商業模式和增長引擎。
規模經濟
精益創業所追求的并不是在有限的周期內開發出更多的產品,而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快速地學會如何創建一項可持續的業務
小批量使新創企業比競爭對手擁有更快的認知學習能力,能更快響應客戶需求的變化
平衡才是最佳的狀態
精益創業的思路是消除一切不必要的浪費。這就需要新創企業把推動的方式轉變為拉動的方式
在無法準確了解客戶需要時,“對客戶需求的假設”將拉動產品及其他功能特性的研發工作。
使用黏著式增長引擎的公司非常在意客戶保有率,因為客戶是企業的持續利潤源。
具有病毒式增長特質的產品或服務的認知度,依靠客戶和潛在客戶之間的快速傳播
病毒式引擎依靠反饋循環提供動力。其中最為重要的衡量指標被稱為“病毒系數”,是指每個注冊客戶會帶來的新客戶的數量。
值得注意的是,增長引擎對于任何一個新創企業而言都并非一成不變的。
“小步快跑,腳踏實地”是新創企業成為自適應組織的關鍵。也是精益創業型企業能夠持續增長與發展的核心要義。
五個為什么”能令新創企業中的人們接近問題的核心本質,并更快更準確地學習。“五個為什么”的核心是把各種投入和預防大多數問題癥狀的方法直接聯系起來
1. 為什么日營收會下降近一半?(因為很多進店顧客看完菜單后便離開了。)
2. 為什么他們會離開?(因為在等待點餐的過程中,他們感覺價格偏高。)
3. 為什么他們會感覺價格偏高?(因為收銀員無暇照顧到等待中的客人并進行菜品的推介。)
4. 為什么收銀員無暇照顧到后面的客人?(或許是收銀員的服務比較低效。)
5. 為什么收銀員的服務比較低效?(店內缺乏規范的收銀服務標準。)
要注意再使用“五個為什么”工具提問和回答時,同樣要遵循“論事不論人”的原則,以免將原因分析演變為針對相關崗位人員的批斗。
這些特征分別是:稀少但穩定的資源、開發業務的獨立權、與績效掛鉤的個人利益。
精益的新創企業需要的資本總量并不大,但是這些資本必須保持在安全穩定的水平。
對于所有企業而言,通過建立創新沙盒幫助上級組織依據數據和事實進行判斷與選擇,都應當融入到創新的文化管理中
企業需要為創新者的職業發展提供友好的政策環境
純粹的創新者作為勇于挑戰現狀的人,需要持續地站在現狀之外進行分析建言(解釋:通過口頭或文章提出的有益的意見
唯有通過“管理組合拳”才能真正贏得這樣的一場變革
杜絕浪費”是精益管理的核心思想。
至少每個人都會堅持必須把所有假設清楚地表達出來,并且對其嚴格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