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3日,在粵桂交界的廣西梧州市藤縣路段,春節假期已過,眾多“鐵騎大軍”告別家人,重新踏上漫漫征程返回廣東務工。
春節已過,大多數的外出務工人員開始了返工潮。從擁擠的車站可見一斑,還有一批人,他們歸鄉回程的交通工具卻是摩托車。讓人同情的同時,更讓人膽戰心驚。他們需要跨越萬里,千里走單騎。背負著整個家族的希冀,游蕩在擁擠的返工人潮。從交通安全管制的角度講,他們的方式存在欠缺,不值得推崇;但在道義的至高點,他們又是最值得同情的一類人。這樣的艱辛,為生活奔波的無奈,非常人能感同身受。
看著這樣一批特殊的群體開始游走在新的征程上。筆者在想,我們是否能為這些外出務工的朋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們這樣勞神費心的外出務工的背后有何隱情?當地在發展本地產業的同時,這群人能否作為主力軍參與家鄉的建設?
我們都會對他們的行為震驚,同時也會為他們的決心動容。沒有想走出去的內心,就不會有千里走單騎的凄苦;沒有回家過年的歸屬感就不會有騎摩托車也要回家的決心。
記得有企業組織拼車回家過年,外出務工的人員相對而言較為集中,企業能否為這群特殊的群體開啟一趟回家的列車?猶記得,快遞行業有個規定,工作突出者或者過年值班者可免費提供家人團聚,公司負責。另外還有對兒女的探親費用。這樣的措施能否借鑒并發揚?
仔細想想這群人,他們都是來自偏遠的山區和城鎮。相較而言,交通不是很便利,相對而言,當地經濟只會停步不前。每年的辛苦勞作勉強糊口,面對孩子們的生活,顯得捉襟見肘,難以應對。顧出現外出謀取出路,在外也是入不敷出的現狀,著實讓人擔憂!怎樣保證衣食無憂的小康生活,不能只是他們的想法,更應該是當地當權者、領導們的奮斗目標!
從新聞中看,他們的騎摩托車返工的行為極端粗暴。在不能確保自身安全的同時,也是交通安全的最大隱患。他們的遭遇值得同情,但是這樣忽視他人生命安危的做法應勒令禁止。鐵騎軍的誕生并非單一因素導致,更多的是社會發展中出現的“瘸腿”現象。社會發展多迅速,這種差距就會多明顯。在穩定發展的同時,多注意扶弱濟困,健全“兩條腿”走路,才能走得更遠更久!
全面小康的理想生活,任重而道遠!不僅是當局領導、社會個人,各個方面的原因都有可能阻止小康社會的前行步伐。
筆者呼吁:社會各界盡各身最大的能量,執政領導心系百姓生活,外出務工人員坐鎮家鄉發展,多方面的齊心協力定能改變農民工外出務工的現狀。從根源上解決鐵騎軍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