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聊聊投資這個話題。
首先,我們先談談關于投資的三個問題:
1.投資的行為需要圍繞目的進行(投資是要圍繞自己的目的進行的,投資是為了賺錢還是為了維持現有資產等等)
2.投資的工具
1)上市公司可流通的股票
2)債券
3)不動產
4)未上市公司,風險投資基金
5)金融衍生品
6)高價值實物
3.選擇投資對象基本的考量
? 夏普比率=(投資回報 - 無風險回報)/ 波動性的標準差
我們進行投資時,需要考量的對象包括 回報,風險還有流動性和準入成本
回報當然是自己投資的獲得的相應的回報,這個回報每年可以達到8%就很不錯了,換算回比較簡單的換算就是10000元人民幣每天獲得的收益應該是2.1元人民幣(今天2017年4月15號余額寶的收益僅僅達到一半),風險就只的是你對于這個投資所需承擔的風險了,流動性指的是將投資隨時變現或者有現今可以隨時投資的便利性,說白了就是你投投資的錢可不可以隨時變現,什么是準入成本呢?就是你買股票就要交手續費,這就是準入成本。
總結:
1.首先,投資,第一你要明確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發大財,養老,還是保護自己的財產不被通貨膨脹所侵蝕,然后要知道都要哪些投資的工具,最后再對這些投資工具進行考量和選擇。
投資為什么會有回報?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財富是從哪里來的,財富只有兩個來源,就是創造和掠奪。從長遠來看,通過創造所獲得的財富比通過掠奪可以獲得的財富多得多,當然,這是從大的方面去看的。像現在的產地產行業炒得火熱,這就是掠奪財富的一個明顯的特征。
財富的第二個來源是靠勞動創造。債券,股票可以獲得回報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它們參與了創造財富的過程,一些企業主或者工廠或者一些單位,為了加速獲利的速度,就通過貸款或者發行債券來獲得資金,有些是通過發行股票。之所以投資債券獲得回報,是因為他們參與的財富的創造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