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想投資,但是不知道從哪些方面來分析,之前很想搜集一下資料總結一下,一直沒能實現。但是期間凡是遇到相關資料,我都收集整理好了,吳軍欄目講的關于投資的話題比較多。今天就來梳理一下投資該從哪些緯度開分析。
投資目的
關于投資的目的大體上可以分為四類:第一,大部分人是為了回報;第二,一部分人是為了保證財產不受損失;第三,另外一部分人只是為了情懷,這些人雖然少,但還是有的;還有一部分人投資是為了博得名聲。這四種不同的人,就會采取不同的策略。
投資工具
雖然全世界可以投資的對象非常多,但是主要的大致可以概括成6類,即:
1)上市公司可流通的股票(不包括難以流通、專門掙股息的優先股);
2)債券(包括國家政府的債券、地方政府的債券和企業的債券);
3)不動產(包括房產、土地等);
4)未上市公司、風險投資(含天使投資和私募)基金;
5)金融衍生品(比如人壽保險);
6)高價值實物(比如黃金、藝術品)。
投資中的誤區
誤區一、貴重金屬是好的投資
實際情況是,從長期來看,購買貴重金屬不僅不是好的投資,而且扣除通過膨脹后還是虧錢的。
今天,黃金在金融上最主要的用途是避險,在經濟危機和戰亂時,它會升值很快,平時沒有多少人關注它。如果大家想為了避險購買一些黃金,一定要買實物黃金,而不是紙面上的符號黃金,因為真到了危急的時候,紙面上的黃金沒有用。
誤區二、專業人士理財一定比我自己做得好
1、他們實際上遠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聰明,那么有判斷力。事實上任何在媒體上講市場趨勢的人,有一半時間是錯的。(這里更多是是利用概率偏見,比如手里有10個客戶,今天給50個客戶發信息說明天股票會漲,另外50個客戶說明天股票會跌,那么從概率上來講,肯定會說中一部分人。那么就把這一部分人成功的事實拿來當做案例,引起更多人來參與。)
2、那些人和你有利益沖突,專業機構的收費其實是非常高的,在美國,資產在100萬美元以下的客戶,每年的管理費一般在2%以上,在中國這個費用其實更高。
不要小看每年2%的收費,如果股市平均每年的回報是8%,40年總回報是20.7倍。但是如果每年被基金經理們拿走了2%,年均回報變成了6%,40年的總回報只有9.3倍。也就是說,基金經理們拿走的錢比投資人本身還多。
3、市場是非常有效的,即便存在個別的基金表現良好,很快會有更多的錢涌入那個基金,使得它的價格上漲。曾經Google和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專業團隊打擂臺,證明使用很簡單的投資策略,完全可以比那些專業團隊做得好。而成功的關鍵不在于戰術,而在于能恪守規則。
誤區三、在股市上花時間研究得越多,回報越高
很多人投資回報不夠高,他們認為是自己努力不夠。其實,很多人的方法根本就有問題,越是努力,越是經常交易,回報越差(手續費和股價上漲導致)。倒是有些像傻子一樣投資,反而比那些股市上的“勞模”效果好。
誤區四、只要有人買股票就會不斷漲
很多人喜歡買受人追捧的股票,即使那些股票價格已經高得不合理了。他們相信會有人在他們之后接手。實際上,購買和持有這種股票如同擊鼓傳花的游戲,鼓聲常常會在花傳到你手上時停止。《漫步華爾街》的作者馬爾基爾把這種投資成為“建立在空中樓閣上的投資”。
誤區五、哪怕我買的股票虧了錢,只要我不賣,就沒有損失
這是在“當鴕鳥”。一個股市的指數,總有回來的一天,但是對于單個股票就不一定了。一個不斷下跌的股票必定有它下跌的原因,當一個股票下跌50%后,它需要漲100%才能回到原來的價錢。從長遠來講,一個公司難免最后要死的,單個股票早晚要清零。
誤區六、一毛錢的股票很便宜
很多人喜歡買特別便宜的股票、因為花不了多少錢就能買一大堆。其實,一毛錢的股票未必比100元的更便宜,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24萬美元一股,也并不更貴。這不僅要看它的公司發行了多少股,還要看它的盈利能力和成長率等很多因素。
吳軍的投資原則
第一:任何一個好生意最終都是要盈利的。
第二,掙錢效率低的不投資。
第三,參與者不能幾方共贏的不投,因為這種事情不能持久。
中國仍有長期投資機會
美國從南北戰爭之后,大約花了30年超過英國成為了世界第一經濟強國,接著又沿著慣性發展了近20年,這前后半個世紀,雖然美國出現過幾次經濟危機,但是整體發展是快速向上的。
中國從1990年開始算起,大約40年左右(1990年-2030年),可以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然后如果政治穩定的話,還會沿著慣性往前沖一段時間。這中間,也一定會有磕磕碰碰,但是趨勢是往上的。想清楚了這個道理,就不必擔心明天機會是否會消失,因為它的發展是能夠持久的。
至于具體買那些企業的股票比較好,近期《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每天的文章留言,很多戰友都做出了分析,而且都挺不錯的。007的一些戰友專門針對笑來老師推薦的GAFATA開通了微信公眾號,教大家如何開戶,如何購買美股,這里就不多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