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手是啥?
如果你是東北人,你可能會睜大眼睛問抄手是啥?在你們那里抄手被叫做餛飩。
如果你是廣東人,你一臉混沌的問抄手是啥?在你們那里抄手被叫做云吞。
正如我第一次聽到餛飩時不知那是何物,第一次聽到云吞不知是那是何物一樣,許多人的腦子里對這三種面食的關系,一頭霧水。
那好,我現在就來說道說道。
餛飩的叫法古已有之,并且關于這一名字有相當多的傳說,比如漢朝匈奴之說、道教之說亦或西施之說,而今有東北地區和北京仍沿用此種叫法。餛飩源于中國華北地區,古語有“餛飩之餅”,即餛飩是餅的一種,古人視之為一種密封的包子,稱為“混沌”,后來按照中國的造字規則才更名為“餛飩”。古代時餛飩和餃子并無多大差別。時過境遷,餛飩與餃子走了不同的道路,餛飩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餃子皮繼續保持圓形,餛飩皮則多為正方形,僅從外形上便能輕易的將兩者區分開來。
餛飩傳到四川,被更名為了抄手,一般做法,抄手下鍋煮后撈出,拌上蘸醬食之,或者往帶湯的抄手里加一勺油潑辣子,一碗美味誘人的紅油抄手就此誕生。在重慶地區最出名的要數“老麻抄手”,皮薄餡多,又麻又辣,吃得讓人直呼過癮。
餛飩傳到廣東,被改名為了云吞。因廣東盛產海鮮,常會在云吞湯里加入蟹粉、蝦米或者以新鮮的海鮮熬湯來煮云吞,云吞鮮美潤滑,高湯回味無窮,讓人充分品嘗到海風海味。
說來說去,總而言之,抄手、云吞、餛飩其實指的是同一種美食。只是由于各地因地制宜的做了相應的調整,在蘸水的搭配、餡料的調制上面略有不同,更加適和當地人的喜好而已。
食物永遠都是跟隨時代不斷發展變化,有的改變可能是曇花一現,吃個新鮮,有的創新則會經歷時間的淘洗沉淀下來成為經典。我今天做的雞肉藕丁紅油抄手會有什么的命運呢?不得而知。反正,在當下,豬肉飛漲之時,它充分滿足了我的口福之欲。
如果你想換換口味,如果你便宜吃好,如果你想緊跟時節的變化,那么就跟我一起來做這道雞抄藕丁紅油抄手吧。保證你不會失望!
雞肉藕丁紅油抄手
食材:雞肉200克?肥肉50克?嫩藕50克?
調料:老姜1塊?大蒜2瓣?小蔥、藤菜、醬油、鹽、味精、花椒面、油辣椒適量
第一步,藤菜摘洗干凈。
第二步,老姜切末兒,大蒜切末兒,小蔥切蔥花。
第三步,雞蛋肉剁蓉,肥肉剁泥,嫩藕切末兒。
第四步,雞蓉、肥肉泥、藕丁兒、老姜、蔥花、鹽加少量清水,攪拌均勻成餡料。
第五步,包抄手。
第六步,醬油、鹽、味精、花椒面、油辣椒、蒜末兒、蔥花調制蘸水。
第七步,抄手開水下鍋,煮熟,撈入碗中。開水鍋里,燙熟藤菜,放在表面,即可。
溫馨小貼士
第一,拌抄手餡兒時,需少量多次加入清水,使勁兒攪拌均勻,這樣的餡料口感嫩滑。
第二,蘸水調制,可根據自己口味,可以承受老麻重辣可相應多加調料,反之,則需淺嘗輒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