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南京人,最喜歡吃什么?
皮肚面、鴨血粉絲湯、小籠包、還是.........不瞞大家說,我最喜歡吃小餛飩。
早飯來一碗小餛飩神清氣爽、夜宵吃一碗小餛飩掃去一天疲憊、安心安神。再不濟中飯晚飯沒吃飽也來一碗,打打牙祭,潤潤喉嚨,暖暖腸胃,真的是一年四季皆宜。
▲天氣冷的早上,早起到小區門口的餛飩店買上一碗餛飩,大爺熟練地端上來,看著餛飩上漂浮的熱氣,心里仿佛都能感覺到異常溫暖。
南京人把吃餛飩叫做‘’ 喝 ”餛飩,一個“ 喝 ”字完美地解釋了其中的妙義。
南京的小餛飩一般很小,湯底是精髓所在,鮮肉餡吸收了湯底的精華每一個都變得鮮嫩多汁,再打上一個溏心蛋,一碗香噴噴冒著熱氣的骨頭湯小餛飩或是雞湯小餛飩便出爐了。
今天帶大家一起去喝碗南京最正宗的小餛飩。
小餛飩編年史
其實餛飩不叫?hún dùn,叫?hún tún?,很多盆友把它讀錯音,和南京話的去聲方言也有一定的關系。
西漢時期的揚雄所作的《方言》一書中提到“餅謂之飩”,餛飩是餅的一種,差別為其中夾內餡,經蒸煮后食用;若以湯水煮熟,則稱“湯餅”。
古代中國人認為這是一種密封的包子,沒有七竅,所以稱為“渾沌”,依據中國造字的規則,后來才稱為“餛飩”。這時候餛飩與水餃并無區別。到了唐朝才正式區分了餛飩與水餃的稱呼。
還有一種傳說據說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
制成餛飩恰好是在冬至這一天,后來家家戶戶便要在這一天吃餛飩。
?| 南北各地小餛飩 |?
其實餛飩是一種起源于中國北方的傳統面食。
重慶人稱小餛飩為抄手,當地人嗜辣,有道名小吃就叫紅油抄手。和小餛飩不一樣的是抄手的肉更加飽滿,皮更加厚實,湯汁微辣濃香,根據個人口味里面還會添加脆口的荸薺或筍丁等。
廣東人把餛飩一般叫做云吞,英語“wonton”即源自廣東話。云吞內陷一般以鮮蝦仁配上瘦豬肉,云吞的大小則以一顆可以一口吞下為標準。
福建人喜歡稱餛飩為扁肉或者扁食。肉餡一般是用槌敲打而成,皮是面皮。南京街頭的沙縣小吃所賣就是以扁肉小餛飩為主。
而我們平時吃的小餛飩一般是用白開水煮熟,隨后放入雞湯、肉湯或者骨頭湯熬制成的湯料中,食用時還會根據個人喜好滴入香油或者醬油。
?| 南京小餛飩的由來 |?
在我的記憶深處餛飩攤向來是一個不起眼的存在,它隱藏在尋常巷陌當中。支起一個餛飩攤,放上一口大鍋、這種常年累月生著旺火,遠處飄著輕煙、一口大鍋能舀出十幾碗餛飩再滴上幾滴辣油的,才是最正宗的餛飩攤代表。
老板還要操著一口熟練的南京口音嚷道“ 啊要辣油啊 ”。
那么多年過去了,大家最鐘愛的還是那口柴火餛飩。其實在清末民初期間,南京的街頭巷尾就出現了走街串巷挑著柴火擔子賣餛飩為生的人。
除了南京本地人,還有從安慶來到南京的一部分生意人,將安慶的餛飩風格帶到南京并發揚光大。
當年的《喝餛飩》這首歌在全國狠狠火了一把,到底是因為南京小餛飩自身的魅力,還是因為這首歌把南京小餛飩唱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不得而知。
但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小餛飩店確實很多,而且都很好吃且各具特色!
?| 地道的南京小餛飩 |?
南京小餛飩的制作手法十分地行云流水,正因為餛飩的餡少皮多,師傅們蜻蜓點水式地在餛飩皮上挑一下,再輕輕一搓,順勢捏好放到旁邊的盤子里,整個過程一氣呵成。
小餛飩的重點在于湯底,用大骨熬制的湯底味道入口,還有一口清香,喝餛飩湯的時候甚至能喝到骨頭里的骨髓。聞到香氣,就知道這碗餛飩沒錯了。
餛飩煮好后,老板將一摞湯碗平鋪開來,麻利的撒上佐料,蒜花,胡椒粉漂浮在湯面上,根據食客口味再加上榨菜,蝦皮等,
建議再加上一顆溏心蛋。(最喜歡喝餛飩的時候,咬開流黃的糖心蛋,餛飩的湯底味道不知不覺地又提了鮮。)
當然小餛飩最出彩的還是那一勺辣油,此刻湯底的鮮香和辣油的味道達到了一個最佳的融合狀態。
有時候不加辣油的小餛飩仿佛丟了靈魂,辣油一般是老板秘制的,你可以和老板要一小袋帶回家下次吃。不光可以喝餛飩,還可以炒菜、下面條、蘸餃子。
吃完餛飩后把嘴巴一抹,舌頭一舔,摸摸肚皮,嘴角不由地揚起一絲滿足的微笑。或許這就是小餛飩獨有的魅力。
一碗完美的小餛飩,皮、餡、湯、佐料,每一樣都不可缺少。真正能做到極致的回頭客肯定是不少的。
?柴火餛飩 | 汪家餛飩?
價格:5元起
時間:6:00-14:00
地址:雨花臺風景區北大門斜對面
秦淮區集慶路來鳳小區金栗庵9號
雨花南路56-1號
汪家餛飩在南京的名氣不用多說,每次去門口的長隊肯定是少不了的,分店一共三家。據說由汪家的三個兄弟分別管理。
來到汪家餛飩,你還會知道南京人吃餛飩一定得搭上點東西才叫做對味。是鴨油燒餅嗎,還是小籠包嗎
,統統都錯。
汪家的小餛飩一定得配著汪家特有的燒餅或者醬香餅。一邊吃餅一邊喝湯,餅吃完餛飩和湯一般也喝完了。
老板記性極好,一鍋能下十幾碗。小碗、大碗、特大碗依次排開。他家一直沒有叫號的傳統,食客們都自覺排隊。
餛飩的特點是個頭大肉多,內陷飽滿。湯底調味底料都是秘制的,鮮美無比,再加骨頭湯口感清爽、味道醇厚。還有三樣配料,榨菜丁、蝦皮、胡椒粉,一樣不能少。
?柴火餛飩 | 大喜餛飩?
價格:5元起
時間:6:30-18:30
地址:浦口區新馬路4號浦鐵一村內(華誠超市斜對面)
大喜餛飩久聞其名,但是它到底開在哪,地圖上搜索的位置是浦口區新馬路四號。該店在南京開了將近有27個年頭。
多少人千里迢迢過江排隊只是為了這一口餛飩。
大喜餛飩開店起初只能用廉價的柴火來維持生計。后來年歲漸長,它家就這樣慢慢積累下自己的口碑,熏黑的火爐和散落的柴火反而成為了標志,還原出城市里消失的味道。
這里的辣油是老板自己熬的,湯底一般分三種,原味、三鮮、鴨血。三鮮的最好吃,里面加了雞蛋青菜肉絲,即使什么都不放也無比鮮美,喝起來爽滑無比。
?柴火餛飩 | 安慶柴火餛飩?
價格:5元起人均7元
時間:6:00-19:30
地址:秦淮區轉龍巷28號樓轉龍車小區旁
安慶柴火餛飩,聽名字就帶柴火二字,還是安慶老板開的店。其實這家夫妻店在南京開了很多年,堅持著柴火餛飩的老味道。
妻子負責搟皮、包餡、烹煮、調料,丈夫負責端碗、收拾桌子,二人分工協作倒是默契無比。餛飩湯的佐料一律裝在一排缺口的搪瓷茶缸里。
在這里喝碗餛飩仿佛能看見生活本來的樣子。附近的居民多半是吃著他家的餛飩長大的,來到他家吃一碗安慶柴火餛飩,更多的是一種情懷和對兒時生活的記憶。
又餓又冷飄著雨的夜晚,來上一份小餛飩夜宵,餛飩湯上飄著蔥花和辣椒油、鋪滿了榨菜,細細品還有些淡淡的柴火味,滿滿都是慰藉。
?鴨血餛飩 | 南湖鴨血餛飩?
價格:鴨血餛飩6元起
地址:莫愁新村路南湖公園附近(近老華友面館)
時間:10:00-18:00
鴨血餛飩是小餛飩里的新貴,可以說是小餛飩在南京的再一次本土化,南京地道滑嫩的鴨血配合著軟糯的小餛飩,
據說是由于老板自己本身很喜歡吃小餛飩,每次吃完還要再吃上一碗鴨血粉絲湯,結果兩者一結合倒是有非常驚艷的效果。鴨血餛飩應運而生。
店里鴨雜品種豐富,鴨血鴨腸鴨肝鴨肫鴨心,可根據食客的喜歡隨意搭配,由于老板處理地很干凈,所以吃起來很新鮮,配料分量也很足。鴨血餛飩再配上一個香脆可口的小鍋巴,香味撲鼻。
牛肉餛飩 | 蔣有記(清真)鍋貼店
價格:牛肉餛飩9元起
地址:老門東內“南京味道街區”
?秦虹路313號(近秦虹小區)
時間:6:00-20:00
南京是華東地區最大的回民聚集地,清蒸菜館遍布。牛肉鍋貼是金陵八絕之一,鮮美的牛肉餛飩配上金黃酥脆的牛肉鍋貼,是很多人早餐上不能忘卻的味道。
與小餛飩不同的是,牛肉餛飩肉餡緊實,鮮嫩多汁,突出牛肉本身的味道。餛飩個頭飽滿,湯底清新,口味不膩。
作為南京清蒸館里的常青樹,蔣有記的餛飩鍋貼和它的牌子一樣令人難忘。
?紅油抄手 | 小鮮鮮?
價格:紅油抄手 18元
地址:草場門大街99號新城市廣場B1層等多家分店
時間:?09:00-21:30
說到南京推薦的抄手店,我私下里比較小鮮鮮。在本土餛飩店和安慶餛飩店共同夾擊的市場下,小鮮鮮依然穩穩地站住了腳跟,開了多家連鎖店。
除了幾道特色的重慶小吃之外,它家的抄手湯底味道濃郁,紅油很香但卻不辣。
我到重慶的時候吃到一種美味叫做鐘水餃,味道很吸引人,口感先辣后甜。兩種味道相輔相成,對于喜辣嗜甜的南京人來說是雙重誘惑。
它家的餛飩內陷不但緊實鮮美,還有荸薺丁起到解膩爽口的作用。抄手的外皮很厚實,所以咬上去有種餃子的口感。
?| 我在南京喝餛飩 |?
小餛飩從來不是餐桌上的主角,卻穿插在每一個南京人的生活中、每一個需要被食物慰藉的時刻。
『?談起你對南京小餛飩的看法和最舍不得的南京食物?』
@只看微博不愛發微博的呱呱:
當然最舍不得小餛飩啦!!!加上辣油,幾天不吃就想念的小餛飩!!!
@小July87:
初中門口2塊5的小餛飩,多加辣多加醋,早讀的時候偷偷躲在書本后面吃,班主任進門會問:“怎么這么大酸味。”
@丟丟菜:
皮薄而滑,純肉,餡挺小的,餛飩面皮挺大。那個薄和滑是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有一種你勺起來吃一個,就覺得剛到嘴里還來不及咬,這餛飩就要往胃里走。
湯是牛骨高湯,從很大一個燉鍋里舀出一大勺,在碗里放一小撮紫菜蝦米和香菜蔥花碎,沖下去就是一碗餛飩湯!當時天冷,我特別喜歡往里面放辣椒。香辣鮮的口感我現在想起來還咽口水。
喝餛飩——D-EVIL來自水冰月小姐00:0004:20
定居江寧(今南京)的清代文學家袁枚在《隨園食單》點心篇提到:“小餛飩,小如龍眼,用雞湯下之。”
可見小餛飩文化一直扎根于南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就像《喝餛飩》這首歌里面唱到的 ”?還要辣油啊?還要辣油啊? 如果你要辣油,你就講一聲 ...... "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