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浣溪沙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細思量。被酒莫驚春誰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的詞題為《飲水集》,它的意義取自我們熟知的一句“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這樣的詞如果離開這位深情的“公子”,就如同花兒隕落枝頭,葉子飄零塵土,是沒有生機,沒有意義的。
納蘭的這首《浣溪沙》,上篇給我們描繪出一位孤獨寂寞的詞人在秋風中陷入沉思,而下篇展現出一幅優雅而歡快的畫卷。
秋風乍起,送來絲絲涼意,而這涼意似乎只有深情而敏感的詞人才能體會。
蕭蕭黃葉,疏窗緊閉,給這蕭瑟填了幾重憂郁。年輕的詞人,天真如孩子,卻已往事縈懷,有多少大人直到臨終還來不及體會的酸楚,讓一個敏感的孩子早早地有了心事,我們不禁心生憐憫。
納蘭顯赫的家世,早早地成名,又有幾人能洞悉他那顆純真的心呢?
或許,只有他的妻子,伴了他三年便匆匆而去的妻子,在這秋風乍起的瞬間勾起納蘭的無限懷念。
三年快樂的時光讓納蘭日后的回憶更加沉痛。我們讀著這首小令,由上篇的蒼涼突然轉入下篇的歡樂,由上篇的孤獨轉入下篇的歡快,但我們一點兒也感覺不到快樂,只覺得歡樂越多,孤獨越深。
納蘭婚后甜美的生活,妻子醉酒,春睡不起;夫妻賭書,妻子對笑噴茶,用宋代才女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的夫妻生活比擬自己的快樂時光。
當時這樣平常的事現在成了奢望。而這樣的憂傷豈止是納蘭一人獨有?
宗教家說:世間本沒有惡,我們所謂的惡,其實只是善的失去;世間本沒有丑,我們所謂的丑,其實只是美的失去。
那么造物主為什么會讓善和美失去呢?
宗教家回答道: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認識善、珍惜善,認識美、珍惜美。
每個平凡的瞬間對我們來說都彌足珍貴,不要等到失去了我們再追憶,試問又有幾人能承受失去之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