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納蘭容若,在清代詞人中,是我最喜歡的一位,沒有之一。
蘇纓曾說過:我們喜歡一個人、一幅畫、一本書、一首詩,真正喜歡的往往不是那人、畫、書、詩本身,而是從中看到的我們自己。人是一種自戀的動物,總在其他人身上尋找著適合自己的鏡子。
而容若就是這樣一面鏡子,一面適合許多人的鏡子。
不求甚解往往帶給我們快樂和感動,這首納蘭容若最為著名的《木蘭花令》也有類似的情況。
初讀這首詞,我們往往被“人生若只如初見”所感動,必然會認為這是一首唯美的情詩,在心里默默記住這句詩,也必然會把它作為一則亙古不變的愛情箴言。
但是它的本意未必如我們所想。
詞題“擬古決絕詞”,說明這是一首模擬古詩的風格和題材寫的一首。而“決絕詞”最早見于《宋書·樂志》所引的《白頭吟》:“晴如山上云,皎若云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大概意思是說我的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聽說你現在劈腿,所以我要來和你分手。故這首詞的主題是:絕交。
這和我們想當然地認為它是一首纏綿悱惻的愛情詩大相徑庭。有些版本后面還有:“柬友”二字。那么這首詞就是以寫愛情的手法告訴某個朋友:咱們絕交吧!
這正是“君子絕交,不出惡聲”的士人作風。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如若始終只如初見時的美好,就如同團扇始終都如初夏時剛剛拿在手里的那一刻。
可是,夏天過去,等秋風起,團扇又該如何呢?漢成帝時,班婕妤受到冷落,凄涼境下,以團扇自喻。
你這位故人輕易地變了心,卻反而說我變得太快了!
雖然你變了心,往日難在,但是好歹過去我們也是有過一段交情的。正如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之前倆人許下山盟海誓“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至死不渝。
誰知馬嵬坡事件,楊貴妃被賜死,唐明皇去往四川,正值雨季,唐明皇夜晚在棧道雨中聽見鈴聲,百感交集。
以昔日的美好對比現在的故人變心,似乎很痛苦,也有責備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