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元宵佳節,早上給孩子講解了元宵節的風俗和來歷,再給家人煮上一鍋軟糯香甜的湯圓。上午和家人、朋友們一起驅車到一個風景區的度假酒店入住,在景區猜燈謎包元宵,過一個熱熱鬧鬧的元宵。
我喜歡過節,每個重要節日都會鄭重地慶祝一下。從傳統的端午、中秋、春節到法定的五一、國慶、元旦,甚至冬至或者臘八,西方傳來的情人節和圣誕節,都會認真對待。
可能是出生在汨羅江邊的緣故,傳統節日中與春節同等重要的是端午,每到農歷的五月初一家里就有了濃郁的過節氣氛。在老家,端午節前家家戶戶要包粽子,腌咸鴨蛋,吃糖包子。出嫁了的女兒要回娘家走親戚,一大家子團聚在一起,熱鬧喜慶。春節更是隆重,從小年二十四開始一直要過到正月十五,才算過了一個完整的年。
長大后,離開老家工作,沒辦法做到每個節日都回家,但一定會好好地過。中秋一定會吃月餅,冬至會吃餃子,臘八會好好地熬煮一鍋臘八粥......這些特定的食物承載著童年的記憶,讓人覺得溫暖。
現代人工作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沒有時間和精力慢下來精心安排一個節日,把這些重要的日子當平常日子過著。漸漸地,日子越過越隨意,生活越過越粗糙。
但我總覺得,人這一生的日子太過漫長且艱辛,所以我們需要節日。每一個節日就像散落在漫漫人生路上的珍珠,提醒我們慢下來,精心熬煮,細細品嘗,和相愛的人們好好相聚。這樣的日子會更有溫度,這樣的人生會更從容,有節日點綴的歲月會更有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