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張國際藝術博覽會上看到的畫作為開篇吧,這幅畫的名字叫《圍城》。
?
?
在圍城里面的人想要出去,在圍城外面的人想要進來。
這是所有的人,也是我。
然而這次,我不想寫校園生活,我想寫校園之外的生活。
?
記憶最深的是,和朋友結伴一起去一座很有名的大教堂。我們不認識路,一路都是跟著手機導航走的。走到一德路的時候,嚇得我心里不由得打顫。那好像是一個進貨中心,年輕人中年人擠在一起,每個人手里都有大麻袋小麻袋幾大袋,腳邊還有運貨的那種小車子。場面一片混亂,人擠人人擠人,有些人在大聲地沖著手機叫喚著,估計是人太多信號不好;有些人似乎在等人,等著同伴來把他們拿不動的貨拿走;有些人則眼圈黑黑地坐在地上休息,像是很久沒有睡過覺的一樣。透過他們的言行看到他們的眼睛,他們的眼睛里大都很著急,也很焦慮,估計是等著衣服賣出去來支撐這個月的開銷吧。我眼睛不由得紅了,我開始懷疑起為什么很多人會說“北京是全中國唯一一個座談夢想而不會被嘲笑的城市,難道廣州不是嗎?
?
在廣州生活上一兩年,就已經(jīng)能徹底地體會到這座城市的擁擠。無論你什么時候去搭公交和地鐵,似乎永遠都沒有空座位,有時候有一兩個位置坐,你也好不容易搶到了,但是你也很快會把它讓給懷孕的婦女和老人。每一座有地鐵的城市,也必定會發(fā)生很多故事吧。有看到過一對老年夫婦,他們并排坐在一起,老爺爺戴著老花眼鏡在看報紙,老奶奶則坐在一旁陪著,安靜且面帶微笑。我不知道他們這樣子陪伴了彼此多少年,寂靜,祥和,但是我們當時所有的人看向他們時,臉上流露出的那種像是發(fā)自心底里的祝福的表情我永遠都不會忘。
?
一座繁榮并且一路發(fā)光發(fā)熱的城市,很多人都想要沖進來,也有不少人想要逃出去。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在這樣的城市里,發(fā)光發(fā)熱的,應該不會只是經(jīng)濟和歷史的繁榮,還有著生活在這座城市里面的人們的堅持和夢想,不管他們是外來民工,還是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的人們。
?
以祝福結筆,每座城市,和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