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個和孩子學習有關的著名理論,5+2小于零,小于零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五天的學習,加上兩天的放假,學到的東西比一天的學習還要少,學習五天,放假兩天,孩子知識量未增反減,實讓人震驚,也令人深思!
這里并不是鼓吹老師的功力有多深厚,諷刺孩子的家長們有多不負責任……而是想要通過這個問題來思考一下,我們老師和家長要怎么樣做才能更好地呵護祖國的花朵,怎么做到不誤時機澆水施肥,讓花兒健康快樂成長,適時綻放?
出現(xiàn)這一特征的孩子應該是太“公私分明”了,一回家就把五天的學習,拋之腦后,只管玩,盡管玩,瘋狂玩……玩掉了五天的知識儲量,玩走了正常作息,玩沒了上學的好習慣,玩出了懶惰與遺忘。
現(xiàn)在自己也是許多孩子的老師,對于一些孩子的周六日,實在是不好去說什么,只是心中會哀怨著,兩天這么個樣子過去了,前面學的五天還在嗎?
從另外一個跡象---許多孩子星期一回來交的作業(yè),都是又散又亂不整齊的癥狀表明周末已被玩壞!同時上課的狀態(tài)還是病懨懨的,沒有人會懷疑,周六日孩子們有學習!卻也沒人愿意相信,周末孩子有提升式的發(fā)展……周圍我的同事都會在討論著,這兩天熊孩子們都干嘛子去了?是不是去吃喝玩樂,家長不管不顧,然后生活作息都不規(guī)范了?這也許只是一小部分原因……
5+2小于零,這是一種悲劇式的學習,這讓我們許多老師痛苦不堪,同時我們又對這種現(xiàn)象深惡痛疾,其實周六日該怎樣的去度過呢?這里做一下幾點思考,希望能夠讓孩子未來的5+2,可以等于7,甚至是大于七。
由把下課當作一節(jié)課來上,可以得出把放學當作上學來過……怎么說?別誤會了,不是報各種班,而是有計劃地過周末,不是我們?nèi)娂咏o孩子,而是參謀性地與孩子商量并共同制定計劃,畫押,執(zhí)行。
想到之前看到一篇很火的文章,說雙胞胎的女兒,都是是怎么過寒暑假的?她們的寒暑假不是用來玩,而是用來反超同學的,在一次又一次的反超中,她們超越了自己,上了清華北大,圓了大學夢。
我們不需要像她們這樣子,拼命的去沖刺學習,相反我們可以慢慢來,一步一個腳印,可以快樂的去學習,有條不紊的去執(zhí)行一些計劃,先從習慣養(yǎng)起。
星期五的下午開始放學的時候,就是孩子們的最高興奮點了,那興奮不亞于我們當年過年的味道,所以星期五晚上與孩子做完兩,天的計劃后可以讓孩子適當?shù)姆潘桑嫦矚g的游戲,看喜歡的電視劇,做愛做的事,但必須按時睡覺,以及第二天必須按時起床,起床之后必須讀書半個小時,美好的一天,還是從讀書開始。這一天我仍以讀書開始,每天堅持讀書,讓孩子養(yǎng)成一種習慣,不管是放假還是休息,反正早起讀書這一特定的習慣不可變,加上運動半個小時這三點是不可逾越的鴻溝。因為這個給祖國的花朵每天澆的水……
計劃需要合理,要“葷素搭配”,學習加運動與放松都不誤。同時還要有一定的親子活動來促進一家人之間的情感溝通。
計劃里的周六,作為一整個星期休假的第一天,是讓孩子十分歡喜的。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所以千萬要抓住早晨這個時間段,晨讀與運動之后,就要有計劃把布置作業(yè)適當?shù)耐瓿桑宰尳酉聛淼囊惶彀氲臅r間心無掛礙,更加的輕松自在。
假期一定要讓讓孩子養(yǎng)成按時完成作業(yè)的習慣,也一定要及時、正確,同時有耐心的完成!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讓孩子先苦后甜,假期做作業(yè)如此,而不是要讓他一直拖。熬到第二天的早晨還在做,這是一個零容忍的壞習慣,那到了星期六的下午可以進行一些親子活動,比如一起去爬山,跑跑步,打打羽毛球,到了晚上的時候,做一些偏于安靜的動作或者活動。可以大家圍著,去看一下電視,也可以一起讀書,或者是做一些益智的比如搭積木的活動,這一天有計劃地過怎么也會過得充實從容了!
第二天我們可以按照這個程序往下,因為是放假的最后一天,上學的前一天,所以孩子玩性會有所收。如果作業(yè)還未做完,可以做完作業(yè),若還有時間,如果您的孩子沒有報特長班,那么可以嘗試著,讓他做自己喜歡的事,但前提是,你學習有關比如像畫畫,想下圍棋等等。到了中午該吃飯的吃飯,一年紀的孩子也可以讓他幫忙洗菜,做做家務,給孩子做個小主人……
周六日這種愜意的時光,應該從點點滴滴,包括打下手干活開始的,到了星期天的下午呢,這是一個很很珍貴的一個下午了,那要怎么去做呢?珍貴的下午可以用來總結(jié),可以邊爬山邊總結(jié)這一周做過了什么?有哪一些做的非常好的,家長有心的話,還可以幫他寫出來制個表,如果很比較忙,可以錄來聽一聽,一周學到了什么知識?談話式地進行,不能太刻意,甚至應該隨意,給孩子放松,多說!可講講這一周發(fā)生有趣的事,這樣的一個記錄下來,一個學期之后成為了孩子美好生活的軌跡,并且是可尋的珍貴回憶,加上一些美妙的圖片,那么這本生活相冊孩子最好的禮物。
生活其實,就是加減法,我們大部分人都沒有得到等號,大部分都只能拿到小于號,我們的時間付出都沒有收獲到所以應得的,那么,如何讓我們,把這一些時間,價值最大化呢,首先孩子的世界,還是比較被動的,需要我們不斷的去引導,那我們成年人的世界,也是我們掌握在少數(shù)人的手上。五加二如何大于七,計劃要嚴密,要關注生活的點滴,慢慢去尋覓……
#第六季10,3day12打卡# 在談孩子的同時,人生的加減法,有幾個人會開心地與自己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