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秒速5厘米》,過了很久還是難以釋懷心中的百味。
----------------------------------------------------------
《秒速5厘米》,日本導演新海誠于2007年發布的動畫電影,整部電影有三部分組成:
分別有描寫了貴樹與明里相會之日的《櫻花抄》
以貴樹的高中同學澄田花苗的視角來講述的《宇航員》
以及切取貴樹與明里靈魂中彷徨的影片同名作《秒速5厘米》
整部影片貼近生活,畫面均是現實取景,每個細節都刻畫得很周到。
片頭
"吶,聽說是5厘米每秒。"
"櫻花花瓣飄落的速度。"
"吶,你不覺得很像雪花嗎?"
女孩伸出手去,用掌心接著飛舞的花瓣。
女孩忽然跑起來。
"等等我。"
男孩緊隨著她,
兩人跑過小巷,女孩穿過正在降下防護欄的鐵軌。
防護欄降下,男孩剛好停在對面,叫道:"明里。"
"貴樹同學,"女孩在櫻花雨中撐起手里的紅傘,輕輕旋身,
"要是明年也能一起賞櫻花,就好了。"
此時,剛巧飛馳的列車倒映著陽光自兩人間呼嘯而過,遮擋了彼此的視線,片刻后,列車已經駛過,兩人相視一笑,防護欄升起,男孩跑了過去,繼續走在一起。
《櫻花抄》
水彩畫般逼真的風景
真實得讓人不忍移開眼睛的色彩
淺淺的音樂,淡淡的對白
通篇平和的講述著發生在遠野和明里(男女主角)之間的故事
從最初命運的相遇,到無奈的分離。
再到艱難的相聚,直到最后月臺上的道別。
那一別,成了最后一別。
"但是,這束縛著我的不安,最終還是慢慢地消失。剩下的,只有明里那柔軟的雙唇傳來的觸感。"
正如影片中遠野所想的那樣,
他們面對的是巨大龐然的人生和廣闊無際的時間,
他感到深深的無力,
櫻花樹下的期望,慢慢的破滅。
男女主角搬家,轉學,兩人的空間距離越來越遠。心靈的距離似乎也在發生著改變
那一年,他們十三歲
《宇航員》
在男孩轉的新學校中,叫澄田花苗女孩早已深深愛上了他,與他一起上學放學,雖然男孩對她極其溫柔,而她卻發現他的目光從未在自己身上停留過一刻,總是默默地一個人按著手機,編輯著短信。似乎遙不可及的天邊,有他的無限眷戀。
第二部分以澄田花苗的角度,側面描寫出了男孩在與女孩分隔兩地后的痛苦,以及那無盡的孤獨。
《宇航員》這一標題看似與故事毫無關聯,其實是象征著地處遠方孤獨寂寞的男孩,如宇航員一般。
正如男孩看到火箭發射升空后想的那樣:
"那真的是讓人無法想象的孤獨旅程,在那幽深的黑暗里,只朝著一個方向一直前進。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氫原子,都難得一見,懷著探尋世界之秘密的心,深信不疑的潛入那無盡的深淵,而我們,又將到達何方,有能去往何處呢?"
那一年,他們十七歲
《秒速五厘米》
正工作中的遠野發現一片櫻花瓣悠悠的落在桌上
遠野停了下來,緊緊盯著花瓣
又是一陣風掀起了窗紗,撒下幾片花瓣
待窗簾降下,屋內已空空無人。
男孩走在似曾相識的小巷里,
"當,當,當。。"
前方傳來急促的警鳴聲,提示有火車就要通過了
在穿過同樣熟悉的鐵軌時,迎面走來一位女士
身影異常的熟悉
仿佛昨夜夢里的人
櫻花空中飄灑
兩人擦肩而過的瞬間
男孩猛然清醒,這不是夢,是她
"如果現在回過頭的話,我深信那個人也一定會回頭。。"
穿過鐵路,男孩這樣想著停下了腳步
可在兩人似乎要轉身的剎那,列車又一次帶著巨大的轟鳴聲將他們分隔開。。
一個個車窗,如一個個鏡頭,連續的閃爍著遠野生命中的片段
飛馳的列車像一部放映機,打開了遠野的記憶之門。。
"我現在依然喜歡著你。但我們就算是來往一千封郵件,心卻不可能接近哪怕一厘米。"
"在夢里,我們還只有13歲。。"男孩走進一家便利店,盯上了一本雜志,主題曲開始響起
"在夢里,一片被白雪覆蓋的廣闊的田園上。"女孩在另一地抬起頭,仰望夜空
"剛剛積起的雪地。只有我們走過時留下的足跡。"女孩的背影在風雪中有些蕭瑟
"就是這樣。"火車進站時帶起的氣流,將女孩的長發微微揚起
"什么時候,能再一次一起賞櫻花。"男孩將雜志放回原處
這時主題曲瞬間變大聲,伴隨著的是以往的情節,以及男孩孤獨穿梭的人群中,女孩用已戴上結婚戒指的手挽著她的那位的畫面。
當音樂達到尾聲,畫面回到第三部分片頭列車經過的情景:
列車過后,停下腳步望著對面的男孩,卻發現女孩已離去,并不與他所想的一樣在對面等著對方
櫻花飄落中
男孩,愜意的笑了
那一年,他們二十七歲
----------------------------------------------------------
----------------------------------------------------------
在最后短短的兩分鐘中,依舊是那個鐵路兩邊,依舊是呼嘯而過列車,依舊是櫻花飄落,可是,兩人卻已不再像以前。
在秒速五厘米間,他們發現了彼此。也在秒速五厘米之間,他們錯過了彼此。
男孩最后一刻微微的一笑,笑出了他的坦然,他的愜意。
分隔兩地,她之前怕自己的遙遠會拖累男孩,而慢慢斷絕了信件與信息的交流,而他卻把對她的愛當成責任。然而當在那擦肩而過之間,列車呼嘯而過后,他明白了,她已經有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而自己,也該去尋找幸福了。
整整五十多分鐘的鋪墊就是為了最后的兩分鐘,一個回頭一個轉身以及一個微笑成了點睛之筆,這個結局不喜也不悲,一切都在淡淡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這種結局更體現了這部動畫的寫實手法。
因為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無所謂悲或喜。生活始終在繼續,你不能把眼前的任何一幕當作自己人生的結局。
我們就如兩條相交的相交的平行線,從開始的兩端逐漸走向相交點,但過后只會越走越遠,即便有短暫的相見,可是這背后無盡的孤獨,寂寞,心酸,等待又能如何對待。抬頭仰望櫻花再一次飄起,華麗背后,可曾低頭看看遍地的落花,單程的生命旅途。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往前走一步,前一步早已消失,咫尺天涯。
五厘米,卻是一生都無法企及的距離。
時光不能倒流,過去亦不能再來。不如留下昔日的記憶,錯過的瞬間,藏于心底,細細回味純純的愛。開始各人的新生活,這比一次顫痛的相見更來的唯美。曾經純真的感情,其實并不會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消失,即便是空間距離的不斷變大,心靈距離的不斷拉遠,但那因種種原因而無法完美的情感,反倒會成為一種美好的回憶,留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