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空調房睡一夜——易致熱中風
很多人夏天喜歡開著空調裹著棉被睡一整夜。
其實室內外溫差過大,會使全身毛孔閉合,體內熱量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腦供血不足,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史的人更容易發作“熱中風”。
建議室內空調溫度不要過低,使用空調時間不要過長,室內外溫差最好不超過5℃。
2 ?一大早去晨練——易致心腦血管意外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園去晨練。
但夏季早晨6點前,各種有害物質在空氣中聚集較多,正是污染的高峰期。而人體新陳代謝加快,能量的消耗大,對氧氣和養分的需求量也明顯增加,對人體耐受力提出很大挑戰,尤其是老年人,很容易支撐不住,發生心腦血管等意外。
因此夏季應盡量避開過早晨練,應改為黃昏時間鍛煉。
3 渴極了猛灌水——嚴重可致心肌梗死
三伏天氣溫高,身體缺水速度也會加快。如果喝水太快,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在腸內被吸收,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心臟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癥狀,嚴重的可能導致心肌梗死。
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喝100~150毫升即可。
4 運動后猛喝冷飲——誘發心梗
如果劇烈運動后大量飲用冰飲,雖然會帶來短暫的舒適感,但會造成血管迅速收縮,心臟、大腦等臟器的耗氧量加劇,引起血壓波動,所以容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尤其是心梗。
夏季降溫要適度,最好采用逐漸降溫的方法,尤其是有心腦血管病史的中老年人。
5 剛吃飽就午睡——易誘發腦梗死
三伏天高溫,很多人晚上睡不好,中午時午睡半個小時左右很有好處。但忌餐后即睡。
因為高溫導致皮下毛細血管擴張,加上飽餐后血液涌向消化器官和大腦爭血,此時入睡便有誘發腦梗死的危險。可以在午餐前小睡30分鐘,或者午餐后半小時后再午睡。
6 出汗后洗冷水澡——易形成血栓
三伏天,氣溫高,人體溫度也高,洗個冷水澡,這種突然的冷刺激不僅僅會造成外周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有時甚至會導致冠狀動脈嚴重痙攣,斑塊破裂,形成血栓,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滿身大汗的時候,先用毛巾擦干汗,稍微消消汗,再去洗澡或者吹冷風。如果要沖冷水澡,最好先用冷水沖四肢,等身體適應后,再沖全身。最好的情況是洗澡水高于體溫1-2℃。
7 烈日下光膀子——嚴重可致腎臟疾病
不少戶外工作者圖涼快,脫掉衣服光著膀子干活,皮膚被曬得黝黑。但是夏季人體前心后背上的毛孔都打開了,如果長期被紫外線照射,除了會被曬傷,還會導致水腫,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腎臟疾病。
高溫天盡量避免戶外活動,特別要避開日照最強的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必須工作時,每兩小時要去陰涼地稍作休息,并且要戴帽子,多喝水,隨身帶著人丹、十滴水、清涼油等防暑降溫藥品。
8 蔬菜水果當正餐——易致腸胃病
夏天天氣炎熱,許多人都沒什么胃口。有些人甚至經常用水果蔬菜來替代正餐。夏季人體的代謝速度比冬天要快,不吃主食會讓人體陽氣受損,免疫力下降,易患疾病。
應適當多吃雞、鴨、瘦肉、魚類、蛋類等營養食品,多吃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西瓜、苦瓜等,同時要多補充水分和鹽分。
關乎健康的事兒不可小視,零妹妹前幾日就因多吃了些生冷食物而導致一直拉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