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三伏酷暑,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另一方面,人體大量排汗,體內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三伏天不止是養生的好時節,更加是一個需要避病的日子……
? ? ? 今年三伏天一共40天,屬于加長版,更加要注意!
? ? ? 據醫院急診室醫生介紹,每年三伏酷暑的時候都會接診大量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
? ? ? ? ? ? 氣溫升高1℃
? ? 心腦血管病患者增17.3%!
? ? ? 每年夏天從6月開始,心腦血管疾病就進入了高發期,并且會一直持續到8月中旬。既往的統計數字顯示,氣溫每升高1℃,急診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就會增加17.3%。
為什么三伏天患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飆升?
首先,三伏酷暑,人體的新陳代謝會顯著加快,身體為了散熱,會使體表的血管擴張,更多的血液循環到體表,心臟等臟器的供血就會相對減少;
第二,高溫天氣,容易引起人體內循環紊亂,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加快,冠狀動脈收縮,從而增加了心臟的負擔;
第三,夏天出汗多,人體的水分通過汗液大量蒸發,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容易出現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引發心肌梗死;
第四,天氣炎熱,人的心情也容易煩躁,緊張,加上天氣燥熱,睡眠質量下降,容易導致交感神經興奮,使心臟的耗氧量增加,萬一再有過度勞累等因素,發病危險就更大了。
三伏天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1、控制體重
過多攝入飽和脂肪酸可導致超重與高血壓。研究表明,體重指數與血壓呈正相關,體重每相差10千克,收縮壓相差約3.0毫米汞柱(0.4千帕),舒張壓相差約2.2毫米汞柱(0.29千帕),而高血壓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膳食中飽和脂肪酸及鈉攝入與腦卒中呈正相關,是腦卒中病死率的主要決定因素。
2、適量補充蛋白質
曾經有調查表明,日本本土人群比美國夏威夷移民人群患腦卒中的比率高3倍,兩組人群血壓水平無顯著差異,但夏威夷人群動物蛋白攝入顯著高于日本本土人群,且發現動物蛋白與腦卒中呈負相關,動物蛋白可以抑制腦卒中的發生。但過多蛋白質攝入也導致過量脂肪攝入,并加重腎臟負擔。
3、補充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與高血壓呈負相關,即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可預防高血壓。增加每天水果、蔬菜攝入量可降低發生腦卒中的危險性。提倡多食用谷類食物,少食用甜食、糖果,多吃粗雜糧、蔬菜、水果等含膳食纖維較高的食物。
4、控制鹽的攝入
高血壓為心血管病第一危險因素,高血壓和食鹽攝入量關系密切,攝入量越高,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就越高。與每天食鹽攝入量小于6克者相比,每天吃鹽大于等于12克的人患高血壓的風險增高14%,大于等于18克的人患高血壓的風險增高27%。從心血管病預防角度來說,人們的飲食還是要盡量清淡一些,逐漸減少食鹽用量,直到不特別在食物中加鹽。
5、定期體檢
45歲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癥家族史者、經常參加吃喝應酬者、高度精神緊張工作者,都屬高危對象,應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檢查血脂、血壓等指標。
6、不貪涼勤鍛煉
夏季燥熱,氣壓低,濕度大,汗如雨下,切忌受風,勿要貪涼,冷食亦當適度。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心腦血管患者不是不能運動,而是要適當運動,運動量減少也會造成血流緩慢,血脂升高。
同時,警惕這八個不良習慣
1、夜里空調溫度太低
室內外溫差過大,會使全身毛孔閉合,體內熱量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腦供血不足,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史的人更容易發作“熱中風”。
2、太早去晨練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園去晨練。但是夏季早晨6點前,各種有害物質在空氣中聚集較多,正是污染的高峰期。而人體新陳代謝加快,能量的消耗大,對氧氣和養分的需求量也明顯增加,對人體耐受力提出很大挑戰,很容易支撐不住,發生心腦血管意外。
3、口渴猛喝水
三伏天氣溫高,身體缺水速度也會加快。如果喝水太快,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在腸內被吸收,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心臟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癥狀,嚴重的可能導致心肌梗死。
4、運動后猛喝冰水
如果在劇烈運動之后大量飲用冰飲,雖然會帶來短暫的舒適感,但會造成血管迅速收縮,心臟、大腦等臟器的耗氧量加劇,引起血壓波動,所以容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尤其是心梗。
夏季降溫要適度,最好采用逐漸降溫的方法,尤其是有心腦血管病史的中老年人。
5、剛吃飽就午睡
三伏天高溫,很多人晚上睡不好,午睡半個小時左右很有好處。但忌餐后即睡。
因為高溫導致皮下毛細血管擴張,加上飽餐后血液涌向消化器官和大腦爭血,此時入睡便有誘發腦梗死的危險,可以在午餐后半小時再午睡。
6、出汗后洗冷水澡
三伏天,氣溫高,人體溫度也高,洗個冷水澡,這種突然的冷刺激不僅僅會造成外周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有時甚至會導致冠狀動脈嚴重痙攣,斑塊破裂,形成血栓,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滿身大汗的時候,先用毛巾擦干汗,再去洗澡或者吹冷風。如果要沖冷水澡,最好先用冷水沖四肢,等身體適應后,再沖全身。
7、烈日下光膀子
不少戶外工作者圖涼快,脫掉衣服光著膀子干活,皮膚被曬得黝黑。但是夏季人體前心后背上的毛孔都打開了,如果長期被紫外線照射,除了會被曬傷,還會導致水腫,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腎臟疾病。
高溫天盡量避免戶外活動,特別要避開日照最強的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必須工作時,每兩小時要去陰涼地稍作休息,并且要戴帽子,多喝水隨身帶著人丹、十滴水、清涼油等防暑降溫藥品。
8、蔬菜水果當正餐
夏天因為天氣炎熱,許多人都沒有什么胃口。有些人甚至經常用水果蔬菜來替代正餐。夏季人體的代謝速度比冬天要快,不吃主食會讓人體陽氣受損,免疫力下降,導致易患疾病。應適當多吃雞、鴨、瘦肉、魚類、蛋類等營養食品,多吃清熱利濕的食物。
堅持每天30分鐘快走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研究人員分析了1999年到2012年間采集的英國年度健康調查數據發現,與從事其他運動的人相比,經常快步走,每次時間超過30分鐘的女性以及50歲以上男性體重更輕、腰圍更小。
冬病夏治正當時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社會壓力的增大,中國有80%左右的人屬于“亞健康”。亞健康嚴重威脅著我們的身體健康,讓我們來幫您擺脫亞健康狀態!您準備好了嗎?